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扩张中“开放型住区”模式及问题探析
【6h】

城市扩张中“开放型住区”模式及问题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1相关概念辨析

1.1.1城市扩张

1.1.2开放型住区

1.1.3城市住区区位

1.2建国后住区建设背景

1.2.1建国后的住区建设历程

1.2.2规律及趋势总结

1.3选题缘由

1.3.1现实的问题

1.3.2回归城市的住区开放

1.3.3顺应城市发展的“住区开放”

1.4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研究方法及框架

第二章城市扩张中“开放型住区”的关联度解析

2.1城市扩张的特点及出现的问题

2.1.1城市扩张方式

2.1.2城市的快速扩张

2.1.3城市扩张的短周期表现

2.1.4城市住区扩张出现的问题

2.2城市扩张中社会转型与住区开放的关联

2.2.1社会政治经济转变与开放的关联

2.2.2住房供给方式转变与住区开放的关联

2.2.3产权变化与住区开放的关联

2.3城市区位与开放型住区规模的选择

2.3.1城市住区的区位选择

2.3.2影响开放型住区规模的因素

2.3.3住区规模大小与开放的关联

2.4理论支撑

2.4.1传统城市扩张与居住空间结构理论

2.4.2西方经典的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2.4.3居住小区规划理论

2.4.4住区区位理论

2.4.5新城市主义

2.4.6理论发展的借鉴

第三章案例的比较研究

3.1案例选择的缘由

3.2杭州1980年代开放型住区变迁及解析

3.2.1向城市开放的杭州1980年代住区

3.2.2住区的变迁

3.2.3住区变迁的解析

3.3万科“四季花城”系列开放型住区比较

3.3.1向城市开放的万科“四季花城”系列

3.3.2区位与规模比较

3.3.3空间组织及封闭单元比较

3.3.4建筑类型及人群构成

3.3.5公共设施配置比较

3.4杭州1980年代开放型住区与万科“四季花城”系列比较

3.4.1产生的背景比较

3.4.2城市扩张时序及区位选择比较

3.4.3建筑类型及人群构成比较

3.4.4空间组织方式及规模比较

3.4.5封闭单元方式及规模比较

3.4.6公共设施配置比较

3.5小结

3.5.1继承与延续

3.5.2被动的改变与主动的适应

3.5.3顺应城市扩张的城市基本单元重构

3.5.4住区功能的混合与转换

3.5.5适应不同区位的住区及封闭单元规模

第四章“开放型住区”模式探析

4.1“大开放、小封闭”的空间布局

4.2开放的住区街道空间

4.2.1顺应城市路网系统的交通组织

4.2.2对城市支路的有效补充

4.2.3人车共行的街道生活

4.3开放的住区商业空间

4.3.1邻里级商业

4.3.2住区级商业

4.4配套公共设施的开放与共享

4.5适宜的封闭单元规模

4.5.1封闭单元规模的影响要素

4.5.2适宜的人口规模

4.5.3适宜的用地规模

4.6开放型住区的空间组织模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当前中国城市普遍处于快速城市扩张阶段,住区的建设成为了城市扩张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住区大多采用封闭型布局,一些住区已经被城市支解,有的则成了阻碍城市扩张的障碍.尤其是对城市道路结构的破坏,阻碍了城市的持续发展,同时也阻碍了人群的移动和交流,造成了城市各个部分的割裂.与之相反,一些向城市开放的住区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其不仅没有阻碍城市的发展,而且还成为了城市继续扩张的动力,成为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地区. 在当前城市快速扩张的背景下,本文以顺应城市扩张的开放型住区为研究对象,以开放型住区的空间布局和封闭单元规模,以及开放型住区和城市扩张的关联为侧重点.选取了改革开放后杭州1980年代开放型住区和万科四季花城系列开放型住区为研究案例,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找出其中的问题和一些对策思考. 通过理论和案例的分析论证,对开放型住区的空间布局、街道空间、商业空间、配套公共设施、封闭规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原则和方法,探析开放型住区的发展模式,希望能为住区如何顺应城市扩张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