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组织中信任的产生及其对信任双方绩效的影响——以浙江省民营企业为例
【6h】

组织中信任的产生及其对信任双方绩效的影响——以浙江省民营企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理论意义

1.2.3实践意义

1.3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4本文创新之处

2信任研究的文献综述

2.1信任的内涵

2.2绩效的内涵

2.3信任的类型

2.3.1认知型信任

2.3.2情感型信任

2.3.3制度型信任

2.4各类型信任之间关系

2.4.1认知型信任与情感型信任

2.4.2制度型信任与其他两种信任关系

2.5信任的影响因素

2.5.1认知型信任的影响因素

2.5.2情感型信任的影响因素

2.5.3制度型信任的影响因素

2.6信任对绩效的影响

2.6.1认知型信任对绩效影响

2.6.2情感型信任对绩效影响

2.6.3制度型信任对绩效的影响

2.7文献综述的简要述评

3研究框架和假设提出

3.1研究框架

3.2假设提出

4变量的选取和问卷的设计

4.1变量的选取

4.2问卷设计

5数据处理

5.1样本描述

5.2量表的信度分析

5.3相关分析

5.4回归分析

5.5结果讨论

6研究结论与展望

6.1研究成果

6.2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信任研究涉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等多个学科领域,来自不同学科的信任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本文聚焦于民营企业内部信任的形成机制问题,在对现有信任研究进行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明确地将信任分为三大类,界定了三大类信任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切入点,分别归纳出信任的前因变量,建立了各自的形成机制模型,同时本文中还以信任分类为基础,分别考虑不同类型的信任与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起信任对绩效的作用机制模型。根据上述理论模型,本文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设,然后以浙江省民营企业中员工为调查样本,通过结构化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了结论,最后进一步探讨了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的展望。本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信任内涵的界定。我们通过对前人研究的综述和访谈得出,信任由认知的、情感的和制度的三种类型。并认为这三种之间存在递进的关系,即由外在的制度信任到内心的情感信任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从认知的信任到情感的信任的路径确实存在,而由外在的制度信任到情感信任或认知信任的路径不存在。 2、三种类型信任分别与其前因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我们在维度划分的基础上分别归纳讨论得出各自的前因项,然后用实证研究来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型信任与其前因项之间的关系是存在的。 3、三种类型的信任分别对员工绩效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得出制度型信任和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不明显,而情感型和认知型信任与绩效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综合各个部分研究,在中国的民营企业内,员工之间的信任划分为三种维度是合理的,但是制度型信任在人们的观念中还比较淡薄,因而它与认知的或情感的信任之间的关系也不明显,他对绩效的作用也没被人们所认知。相反的,认知型信任和情感型信任对绩效的积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且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十分清楚地展示出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