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拒俄运动中新知识分子的民族主义话语构建
【6h】

拒俄运动中新知识分子的民族主义话语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1绪论

1.1研究的缘起——拒俄运动与民族话语之构建

1.2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

1.3“民族”与“民族主义”

1.4新知识分子民族主义话语构建的研究路经

2清末民族主义与新知识分子的兴起

2.1剧变中的社会——作为新的整合力量的民族主义

2.2民族主义的制度性传播媒介

2.3民族主义话语构建主体——新知识分子群体的兴起

3拒俄运动与民族话语构建

3.1政治冲突螺旋中的民族话语

3.2民族主义话语构建与政治社会动员

4游走在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新知识分子之困境

4.1民族主义话语构建之特质

4.2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势同水火还是相辅相成

4.3政治语境中的民族话语

4.4观念语境下的民族话语

5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传统中国是一个天下主义的文明体系,文化至上论在数千年的漫长岁月中有力地支撑着庞大的帝国体系。然而,随着西方的冲击,中国被迫走上向现代国家转型的道路。这一过程的大多数时期,正是使“天下”转变为“国家”的历程。在此历程中,以“经世”为己任的知识分子在历经痛苦的文化和政治抉择的同时,又担负着构建民族主义话语,重塑政治共同体的重任。在亡国灭种的危机之下,救亡压倒一切的考虑迫使他们暂时搁置对个人自由的追求,将个体利益置于民族利益之下,从而构建出一套集体主义的种族民族主义话语。当然,现代国家的建构不仅意味着主权的实现,而且伴随着对自由民主政治认同的要求。这种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尊重个体价值的公民民族主义话语的阐释。然而,中国民族主义话语构建中却始终存在着种族民族主义对公民民族主义的压倒性优势,换言之,自由主义普世价值从未像民族主义那般在政治社会生活中展现出强大的威力。这一现象在相当程度上可归咎于中国民族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特殊政治和观念语境。本文试图以20世纪初的拒俄运动为契机,运用历史学和政治学研究方法,分析知识分子围绕这一事件展开的民族话语建构,并进一步探讨民族话语中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之紧张关系的缘由。本文从民族话语的传播媒介和作为话语构建主体的知识分子的分化与组合入手,分析拒俄事件中知识分子对民族主义的学理性阐释,对民族共同的敌人的塑造以及民族集体记忆的搭建和民族情绪的渲染,归纳其民族话语建构中种族因素突出,强力崇拜和复仇主义倾向明显的集体主义种族民族主义特质,进而由知识分子深陷的激进政治语境、边缘化过程中的群体特质,以及传统族群意识与外来进化理念、人种学说、国家观念、民族主义理论交汇而成的观念语境出发,结合经世致用与道德取向的知识人传统,探讨知识精英民族话语建构中种族民族主义倾向掩盖自由主义价值追求的缘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