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股票市场价值溢价的来源研究——风险补偿还是投资者情绪
【6h】

我国股票市场价值溢价的来源研究——风险补偿还是投资者情绪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研究流程及结构安排

1.3.1研究流程

1.3.2结构安排

2文献综述

2.1价值股与魅力股的定义

2.2价值溢价

2.3价值溢价的标准金融理论解释

2.3.1标准金融理论

2.3.2有效市场理论

2.3.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2.3.4 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

2.4价值溢价的行为金融理论解释

2.4.1行为金融理论

2.4.2 Lakonishok-Shleifer-Vishny(LSV)研究(1994)

2.4.3 Barberis-Shleifer-Vishny(BSV)研究(1998)

2.4.4 Daniel-Hirshleifer-Subrahmanyam(DHS)研究(1998)

2.4.5 Hong-Stein(HS)研究(1999)

2.5国内的相关研究

3研究模型

3.1研究的问题

3.2模型与指标构造

3.2.1“价值溢价现象”的检验模型与指标构造

3.2.2“风险补偿”的检验模型与指标构造

3.2.3“投资者情绪”的检验模型与指标构造

4数据分析

4.1样本和数据的选择

4.1.1样本的选择

4.1.2数据的选择

4.2数据分析

4.2.1“价值溢价现象”的检验模型

4.2.2“风险补偿”的检验模型

4.2.3“投资者情绪”的检验模型

5结果和讨论

5.1我国股市存在价值溢价现象

5.1.1价值溢价现象

5.1.2组合的划分指标

5.2我国股市的价值溢价现象不是由风险引起的

5.2.1经济学角度的检验

5.2.2基于CAPM模型的检验

5.3我国股市的价值溢价现象是由投资者情绪引起的

5.3.1投资者对价值股过于悲观

5.3.2投资者对魅力股过于乐观

6研究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世纪60年代,Fama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是证券市场的核心命题。学术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认为市场是有效的,证券价格总是能充分体现可获信息变化的影响,未来的价格是不可预测的,任何投资者都不能在某时刻依据已有的信息来获得超额回报。但是,从80年代后期至今的大量金融研究发现,某些股票和资产组合的收益存在着某种可以预测的模式,投资者能够依据已有的信息来获得超额回报,证券市场并不像有效市场假说所描述的那样“有效”。在这些研究中,价值溢价现象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且理论界分别从“风险补偿”和“投资者情绪”两个角度来研究价值溢价的来源。 在这种背景下,本文在借鉴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1999年1月1日以前上市的全部A股为研究对象,试图研究三个问题:第一,中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价值溢价现象;第二,价值溢价是否是由风险补偿引起的;第三,价值溢价是否是由投资者情绪引起的。 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市现率(PCF)和市净率(PB)组合的双维指标是划分价值股和魅力股的最优指标;第二,我国股市存在长期(三年)价值溢价现象,并且随着持有时间的延长,价值溢价现象越来越明显;长期价值投资策略在我国是适用的;第三,我国股市的价值溢价现象不能够由“风险补偿”理论解释;第四,我国股市的价值溢价现象可以由“投资者情绪”理论解释,由于投资者基于历史信息外推未来,导致对价值股过于悲观,对魅力股过于乐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