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爆炸危险场所防雷工程研究及应用
【6h】

爆炸危险场所防雷工程研究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1绪论

1.1防雷工作的重大意义

1.2防雷技术现状

1.3本文所做的工作

2雷电基本知识

2.1雷电的成因

2.2雷电的产生

2.3雷电的电流波形及频谱

2.4雷击的形式

2.5本章小节

3雷电的危害机理和避雷原理

3.1雷电危害分类

3.1.1直击雷电的危害

3.1.2雷击电磁脉冲的危害

3.2影响雷击的因数

3.2.1地面落雷的相关因数

3.2.2建筑物落雷的相关因数

3.2.3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

3.3雷灾的新特点

3.4防直击雷的措施

3.4.1接闪器

3.4.2引下线

3.4.3接地装置

3.4.4接地电阻计算

3.5本章小节

4建筑物防雷等级及防护措施

4.1建筑物预计年雷击次数计算

4.2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的定义及防雷措施

4.3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定义及防雷措施

4.4有爆炸危险的露天封闭钢罐的防雷

4.5户外架空管道的防雷

4.6本章小结

5化工企业防雷设计应用

5.1工程概况

5.2设计原则

5.3防雷设计

5.4本章小结

6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雷电灾害自古以来一直存在,据有关研究统计,在地球上任一时刻平均有2000多个雷暴在进行着,平均每秒有100次闪电。闪电强度可高达10亿伏,一个中等尺寸的雷暴的功率有105千瓦,相当于一个小型核电站输出的功率,足见其能量之大,产生的危害可想而知。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最新统计资料表明,雷电造成的损失已经上升到自然灾害的第三位。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雷击以及雷击负效应造成的人员伤亡达3000~4000人,财产损失在50亿元到100亿元人民币。而具有爆炸危险场所的化工装置、车间、油库一旦遭受雷击,产生爆炸或者火灾,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对于的雷电的产生机理、分类、雷电流的特性及其防护措施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课题。
   本课题从工程实践出发,首先从分析雷电事故入手,从整体上介绍有关雷电的基本概念,包括雷电的产生机理及分类、雷击的方式、雷电流的特性并对自然界的各种类型雷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有的防雷设计规范对各种建筑物特别是具有爆炸危险的装置、车间进行分析,提出各种有效的雷电防护措施。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防雷原理、建筑物对防雷的要求及防雷规范对某一具有爆炸危险的化工厂房进行防雷设计,并提供几个设计方案,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对几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从而确定设计方案,而后进行设计。此项工作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