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温等离子体改性碳材料吸附性能的研究
【6h】

低温等离子体改性碳材料吸附性能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致谢

第1章绪论

1.1课题背景和意义

1.2论文的主要内容、方法、目标

第2章文献综述

2.1引言

2.2碳材料的特性

2.2.1碳材料的吸附性能

2.2.2碳材料的表面处理

2.3低温等离子体对碳材料表面的改性处理

2.3.1表面改性的特点

2.3.2表面改性的机理

2.3.3对碳材料表面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2.3.4材料吸附性能的表征方法

2.4吸附作用在固相微萃取中的应用

2.4.1吸附材料的应用

2.4.2 SPME中的吸附理论

2.4.3提高吸附性能的辅助手段

2.4.4吸附技术的发展前景

2.5本章小结

第3章低温等离子体法改性石墨纤维表面性能

3.1引言

3.2试验装置和方法

3.2.1试剂及仪器

3.2.2改性方法

3.2.3分析方法

3.3结果与讨论

3.3.1原始材料性能

3.3.2对表面物理结构的影响

3.3.3对表面化学组成的影响

3.3.4对孔隙分布的影响

3.3.5对失重率的影响

3.4本章小结

第4章利用SPME方法评价改性石墨纤维的吸附性能

4.1引言

4.2实验装置和方法

4.2.1试剂和仪器

4.2.2吸附材料处理

4.2.3分析样品的制备及吸附条件

4.3结果和讨论

4.3.1不同处理时间的石墨纤维的吸附性能

4.3.2改性后石墨纤维的吸附性能

4.3.3处理后的石墨炭纤维的吸附选择性

4.4本章小结

第5章改性碳材料用于吸附气态有机污染物

5.1引言

5.2实验装置和方法

5.2.1试剂和仪器

5.2.2萃取纤维的准备

5.2.3分析样品的制备及吸附条件

5.2.4分析仪器条件

5.3结果和讨论

5.3.1吸附时间

5.3.2脱附温度和时间

5.3.3吸附材料的使用的寿命

5.3.4分析性能

5.3.5方法的应用

5.4本章小结

第6章改性石墨吸附水中极性有机物的性能及应用

6.1引言

6.2实验部分

6.2.1试剂和样品

6.2.2仪器和条件

6.2.3实验方法

6.3结果与讨论

6.3.1吸附方式选择

6.3.2吸附参数优化

6.3.3吸附性能探讨

6.3.4 GC-FID分析

6.3.5分析方法评价

6.4本章小结

第7章电化学对改性石墨吸附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影响

7.1引言

7.2实验部分

7.2.1试剂与仪器

7.2.2方法与步骤

7.3结果与讨论

7.3.1电压对有机物电吸附的影响

7.3.2不同参数对电助吸附的影响

7.3.3电助改性石墨吸附水中极性有机物

7.4本章小结

第8章电吸附用于SPME-GC分析水中硝基苯

8.1引言

8.2实验部分

8.2.1试剂和药品

8.2.2电助操作步骤

8.2.3色谱分析条件

8.3结果与讨论

8.3.1电压对电吸附的影响

8.3.2电解质浓度对电吸附的影响

8.3.3 pH值对电吸附的影响

8.3.4温度对电助吸附硝基苯的效果影响

8.3.5吸附时间对电助吸附硝基苯的效果影响

8.3.6优化脱附温度和脱附时间

8.3.7电助SPME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8.4本章小结

第9章结论、创新点与建议

9.1结论

9.2创新点

9.3研究的局限和对今后工作的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材料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导,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造成目前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发环境友好型材料,减少环境的污染,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用材料科学与技术来改善生态环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碳材料化学性能稳定,方便易得,价格低廉,在环境中被广泛用于吸附处理、有机物回收、电化学反应电极材料等。本文从材料的表面改性入手,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对碳材料的蚀刻与官能团加载,建立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对材料的吸附性能进行快速考察的方法,探索了在水中与电化学结合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增强吸附性能。以分布最广的大气和水等典型的环境进行吸附研究,为碳材料改性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在15.7kV电压下,以空气作为反应气体,采用直流电源电晕放电对石墨材料进行辐照改性。借助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失重率测定仪等现代分析技术,考察了等离子体对碳材料表面的改性效果,在等离子体改性过程中氧化和蚀刻反应共同进行,相互影响。改性后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增加,表面出现C=O,OH等新的官能团,失重率有所下降,材料的稳定性提高。证实了电晕放电低温等离子体辐照会改变碳材料表面的物理以及化学性状。 将不同改性碳材料制成固相微萃取的萃取纤维,装备在固相微萃取器上,通过对比不同处理时间的萃取纤维对同种气体样品的吸附评价其吸附性能,建立固相微萃取技术可作为评价材料吸附性能的方法。空气低温等离子体改性3-8 min的碳材料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容量最大;改性后的碳材料对弱极性、中等分子量的有机物(正丁醇,苯)吸附性能提高。在前5min内对苯系物的吸附大于对醇类的吸附,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不同物质之间存在竞争吸附。 通过对苯、甲苯、乙苯、二甲苯,以及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八种有机物的吸附和脱附实验发现,改性石墨的吸附在前5min内较快,35min后吸附达到平衡,脱附在200℃、3min内可完成,再生方便。改性石墨对极性和非极性物质都有良好的吸附效果;改性石墨纤维使用寿命达400多次,并且可以保持良好的吸附性能。 将改性石墨浸入水中,考察其对水中的极性有机污染物如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的吸附性能。水样中的盐含量、温度、pH等对改性材料吸附水中的极性污染物都有一定的影响。改性石墨对水中醇类的吸附在10min左右达到吸附平衡,比吸附气体中的同样物质更容易达到饱和吸附容量。脱附温度220℃就足够使吸附在纤维表面的醇脱附下来,在240℃下脱附1min,石墨纤维表面的醇可以完全脱附。 将改性碳材料用于电助吸附水中异丙醇以及2,4-二氯苯酚。物质结构、极化电压对材料的电吸附有不同的影响。对于异丙醇正极化可以促进碳材料对其的吸附,而负电压的加载对吸附有阻碍作用,而电化学对2,4-二氯苯酚的影响则相反。电解质浓度的增加对电吸附有机物有促进作用,但是浓度的继续升高材料对无机离子的吸附也增加,占据部分活性吸附位,阻碍了对有机物的吸附。弱酸性环境下碳材料对对异丙醇和2,4-二氯苯酚的电吸附最显著。 将改性石墨纤维作为固相微萃取的萃取纤维对水中的硝基苯含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无机盐浓度、pH、水温、吸附时间、脱附温度和脱附时间等参数对样品前处理的影响。吸附的硝基苯利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进行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在10-1000μgL-1之间,检测限为5μgL-1,是良好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