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代浙江西道研究
【6h】

唐代浙江西道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绪论

1浙西道兴衰过程

前言

1.1永王东下与江东道的作为(755-758)

1.2浙西道的设立与刘展叛乱(758-778)

1.3浙西道从至盛到甚衰--从韩滉到李畸的历史演变(779-807)

1.4浙西道的继续发展(808-875)

1.5唐晚期浙西道走势(875-907)

1.6浙西道的州郡与治所变化

1.6.1浙西道所辖州郡的变迁

1.6.2浙江西道治所迁转流变

2以镇海军节度使的名义--浙西道与中央、邻道关系的互动

2.1镇海军节度使的屡兴屡废

2.2漕运、江淮转运使及其它

2.3浙西与邻道的关系综述

2.3.1与浙东道的关系

2.3.2与淮南道的关系

2.3.3与宣歙道的关系

3淅西军事力量特点分析

3.1浙西兵特点

3.2浙西道与江贼的斗争

3.3浙西兵参与诸镇征讨与风气之渐变

4浙西道的经济

4.1浙西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4.2农业与人口

4.3浙西的物产

4.4商品经济与城市发展

5浙西道的文化风貌

5.1教育与文化

5.2民风、民俗、宗教

5.3浙西士人个案分析--以成通宰相杨收家族为中心

6余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表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在全国遍设藩镇,在江南地区设立的浙江西道,是唐政府为更好的控制这片区域所作的一种努力。浙西道存在的时间自乾元元年(758)至唐亡的天祐四年(907),在这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内,浙西道在叛军横行时从江东道分立,至唐末在各种因素的打击下,逐步分属于对立的割据势力。五代时在浙西分属于钱氏吴越国和杨氏吴国。浙西道在其发展过程中,与中央和邻道产生了相互交织的密切联系,在镇海军兴废与漕运断续下,折射唐朝中叶后多方面的走向,开启唐宋之际的历史过渡。浙西并非单纯的经济支持型藩镇,而有更为广阔的历史活动层面,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从浙西到江南再到整个唐帝国的历史进程。 本论文主要分五章: 第一章围绕浙西本身的历史趋势,结合整个唐朝的宏观变化,依照各个时期不同的表现与特点,区分为四个小的时期,依次是草创阶段,鼎盛时期,继续发展,直至唐末的混乱,随着唐朝的灭亡而一同消失于历史舞台。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变幻过程中,浙西除以财赋与中央保持紧密联系外,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有很好的表现, 第二章主要从镇海军屡兴屡废的独特经历为契入点,全面解析中央与浙西密切面全方位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唐政府财政体系变革出发,理解在漕运南端的浙西缘何得以兼江淮转运等使职,以及浙西在与邻道关系互通中,定位浙西的区域位置。 第三章整合浙西在军事力量特点,在保持本地区稳定的各种努力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忠诚与叛逆个性,由于本区域内大规模的动乱时有发生,因此,浙西的军事力量从开始的恭顺到后期的骄横,反映江南地区由稳至乱的历史走向。 第四、五两章从经济和文化表现出发,简要了解浙西在这些领域的发展程度,能比较充分地理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变化,从而对浙西的经济文化地位有更深的认识。 浙西的历史与唐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结合全文的叙述,能对中唐以后的这段历史有更清晰的理解,这也达到本文写作的初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