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T导引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腹腔感染86例分析
【6h】

CT导引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腹腔感染86例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复杂腹腔感染(complicated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属于继发性腹腔感染范畴,是指感染性致病菌超越原发受累的器官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或腹腔脓肿。其包括:弥漫性或局限性化脓性腹膜炎、阑尾穿孔或阑尾周围脓肿、胃十二指肠穿孔(24小时未手术者)、外伤性小肠结肠穿孔(12小时未手术者)、非外伤性小肠结肠穿孔、腹腔脓肿或腹膜后脓肿以及腹部手术后腹腔内感染。本文总结CT导引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腹腔感染的效果及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行CT导引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的86例复杂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感染来源、体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引流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等,并详细分析CT导引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前后患者体温、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变化过程。
   结果:(1)86例复杂腹腔感染患者中,男性45例(52%),女性41例(48%)。年龄17-93岁,中位年龄58岁,平均年龄(56.31±10.52)岁。其中非腹部手术引起的复杂腹腔感染8例(9%),腹部手术引起的复杂腹腔感染78例(91%);(2)86例复杂腹腔感染患者均在CT导引下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77例(90%)为单个病灶,其中59例为单次穿刺置管引流,15例为多次穿刺置管引流,3例为单次穿刺置管引流后再手术(1例术后切口裂开,2例感染加重)。9例(10%)为多个病灶,其中8例为单次穿刺多根置管引流,1例为多次穿刺置管引流;(3)本组患者在穿刺前0-24h,7例(8%)体温在36.5-37.2℃(A组),16例(19%)体温在37.3-38.0℃(B组),39例(45%)体温在38.1-39℃(C组),24例(28%)体温在39.1-41.0℃(D组)。在穿刺后0-24h、24-48h、48-72h,A组体温与穿刺前0-24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B、C、D组体温均较穿刺前0-24h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穿刺后0-72h内,B、C、D组中有52例(65.82%)患者的体温下降至正常(36.5-37.2℃);(4)本组患者中,有57例在穿刺前后短期内进行了血常规测定,其中15例(26%)穿刺前0-24h白细胞正常(4.10×103/ul)(Ⅰ组),42例(74%)白细胞升高(>10×103/ul)(Ⅱ组)。在穿刺后0-24h、48-72h,Ⅰ组、Ⅱ组的白细胞均较穿刺前0-24h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86例穿刺引流液均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其中细菌培养阳性者的有57例(66%):药敏试验ESBL(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的有23例(27%);药敏试验ESBL阴性的有34例(40%)。(6)本组病例中,单个病灶(除3例再手术)的患者,穿刺后的住院时间为3-103天,平均为(20.88±14.31)天,其中有41例住院期间拔管,拔管时间为3-87天,平均为(19.27±11.30)天,其余33例皆带管出院门诊随访至符合拔管指证后予以拔除;多个病灶的患者,穿刺后的住院时间为8-85天,平均为(30.11±17.70)天,9例均在住院期间拔管,拔管时间为6-69天,平均为(26.44±15.48)天。
   结论:(1)CT导引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腹腔感染具有安全、微创、疗效好等优点,还可以根据引流液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来指导抗生素用药,尤其适合腹部手术后继发的腹腔脓肿;(2)CT导引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后72小时内,体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均明显下降,感染症状得到显著缓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