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924例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点及文献复习
【6h】

924例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点及文献复习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本文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2000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资料完整的924例子宫内膜癌病例的发病年龄、诊疗手段、病理类型、手术病理分期、肿瘤分级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子宫内膜癌的诊疗特点,指导临床工作。
   材料和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资料完整的924例子宫内膜癌病例,分析子宫内膜癌的一般特征,并以手术切除的子宫标本的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价术前诊断方法的可靠性和术中判断手术病理分期的准确性。
   结果:
   平均年龄53.8岁,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84岁;病理类型:子宫内膜样腺癌760例,占82.25%,腺鳞癌11例,占1.19%,浆液性乳头状腺癌6例,占0.65%。,透明细胞癌8例,占0.87%,未分化癌11例,占1.19%,混合型子宫内膜腺癌84例,占9.09%,未见癌组织41例,占4.44%,鳞癌1例,占0.11%,神经内分泌癌1例,占0.11%。;B超检查发现异常的灵敏度为752/916=82.10%,漏诊率为17.90%,CT超检查发现异常的灵敏度为91.12%,漏诊率为8.88%;术前病理诊断包括分段诊刮、宫腔镜、息肉摘除、术中冰冻等的灵敏度为87.13%;术前组织病理学分级与术后病理分级符合率仅为58.66%,28.46%发生病理升级;术中判断临床分期与术后最终手术病理分期进行统计分析x2检验,P<0.01。
   结论:
   子宫内膜癌越来越呈年轻化趋势,B超及CT为子宫内膜癌的有效筛查手段,分段诊刮为目前诊断的金标准,术中判断能有效评估病情,但不能替代最终手术病理分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