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及对多粘菌素B耐药机制研究
【6h】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检测及对多粘菌素B耐药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了解2006年至2010年浙江省六家医院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粘菌素B及其他药物的耐药情况。检测常见的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体外诱导多粘菌素B对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初步研究其耐药机制。
   方法:1.收集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琼脂稀释法和E-test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2.PCR扩增常见的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3.对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体外诱导,获得多粘菌素B耐药菌株。4.对临床分离株和诱导耐药株的二组分系统PmrAB和PhoPQ的编码基因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分析。
   结果:1.437株铜绿假单胞菌对9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很高,对美罗培南、环丙沙星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大于30.0%,但对多粘菌素B的敏感率为93.4%。2.检测169株细菌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IMP-4基因阳性1株,未检测到VIM基因。3.对6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体外诱导试验,获得3株多粘菌素B耐药菌株。多粘菌素B对3株耐药菌株的MIC值从1,1和1μg/ml上升到128,128和64μg/ml,但对其他抗生素的MIC值均未发生改变。4.对临床分离株与诱导耐药株的二组分系统pmrAB和phoPQ基因扩增和测序表明,B919号临床分离株与诱导耐药株相比,pmrB基因有两个碱基突变,分别为G突变为A,T突变为C;phoQ基因有一个碱基突变,A突变为T,并且有一段152 bp的DNA片段缺失。
   结论:1.大部分铜绿假单胞菌表现为多重耐药,未发现多粘菌素B耐药菌株。
   2.铜绿假单胞菌中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仅为0.59%(1/169),其基因型为IMP-4.
   3.体外试验可以诱导出对多粘菌素B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其耐药原因可能与pmrB以及phoQ基因的碱基突变和DNA片段缺失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