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白介素13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的表达及意义
【6h】

人白介素13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的表达及意义

代理获取

摘要

研究背景与目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生育期年龄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总发病率10%~15%,在不孕症或慢性盆腔痛的妇女中发病率均高达30%以上。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被阐明,尽管Sampson提出的种植学说已经得到广泛认同,然而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碎片逆流至盆腔只是诱因,其异位黏附、种植、生长才是EMs发病的关键。随着免疫学的观点日益深入,免疫因素特别是细胞因子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细胞合成与分泌的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多肽的统称,是免疫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广泛参与全身免疫反应。目前认为,盆腔微环境的免疫失衡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而腹腔液中异常表达的细胞因子为逆流至盆腔的子宫内膜提供一个良好的种植、生长环境。
   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是1994年被首次发现,具有广泛而复杂的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尽管对于IL-13的生物学特征有深入地研究,但是它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本研究通过检测及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及腹腔液中IL-13水平的变化,初步推测其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研究组,简称内异组,下同)取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病人并行腹腔镜手术,术中腹腔镜下和术后病理诊断为EMS的患者32例。对照组取自同期因子宫肌瘤或卵巢良性肿瘤住我院妇科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20例。
   2、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内异症组32例患者和对照组20例非内异症患者腹腔液及血清中IL-13的水平,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两组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分析内异组和对照组中血清IL-13水平和腹腔液IL-13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并将内异组血清及腹水IL-13水平分别与内异症R-AF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内异症组血清IL-13水平(6.95±2.74 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2.87±9.70pg/ml)(p<0.005);内异组腹腔液IL-13水平(3.26±1.81 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8.49±6.65 pg/ml)(p<0.001)。
   2、根据期别将内异组分为内异轻度组(Ⅰ、Ⅱ期)和内异重度组(Ⅲ、Ⅳ期),血清IL-13水平内异轻度组(7.85±2.09 pg/ml)与对照组(12.87±9.70pg/ml)及内异轻度组(7.85±2.09 pg/ml)与重度组为(6.34±3.00 pg/ml)均无显著差异(P>0.05),内异重度组(6.34±3.00 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2.87±9.70 pg/ml)(P<0.05);腹腔液IL-13水平内异重度组(2.43±1.43pg/ml)明显低于轻度组(4.48±1.63 pg/ml)(P<0.005),后者又显著低于对照组(8.49±6.65pg/ml)(P<0.05)。
   3、对照组血清IL-13水平和腹腔液IL-13水平呈正相关(r=0.875,P<0.01);内异组腹腔液IL-13表达水平与其R-AFS评分呈负相关(r=-0.52,P<0.05)。
   4、月经周期中内异组、对照组血清及腹腔液IL-13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1、内异症患者腹腔液中IL-13的水平显著降低,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推测IL-13在内异症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2、月经周期中内异组、对照组血清及腹腔液IL-13表达无显著差异,推测血清及腹腔液中IL-13水平可能不受月经周期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