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压节律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腔隙性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
【6h】

血压节律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腔隙性脑梗死关系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的关系。
   方法
   对17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将患者分为杓型组(73例)、非杓型组(72例)和反杓型组(34例),检测各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IMT)及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情况,分析三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的关系。
   结果
   ①原发性高血压者中杓型节律者占40.78%(73例),非杓型节律者占40.22%(72例),反杓型节律者占18.99%(34例)。②非杓型组、反杓型组24hSBP、24hPP、nDBP、nMBP和nPP均高于杓型组(均P<0.05),非杓型组与反杓型组24hSBP、24hPP、nDB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杓型组、非杓型组dDBP高于反杓型组(P<0.05);杓型组与非杓型组d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中反杓型组的nSBP、nMBP和nPP最高,非杓型组次之,杓型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杓型组CAIMT(0.93±0.19)mm,非杓型组(1.03±0.15)mm,反杓型组(1.17±0.18)mm。非杓型组、反杓型组CAIMT高于杓型组,反杓型组CAIMT高于非杓型组(均P<0.05)。④杓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19.18%,非杓型组63.89%,反杓型组64.71%。非杓型组、反杓型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均高于杓型组(均P<0.05),非杓型组与反杓型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腔隙性脑梗死检出率杓型组15.07%,非杓型组37.50%,反杓型组55.88%。非杓型组、反杓型组的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杓型组,反杓型组高于非杓型组(均P<0.05)。⑥CAIMT与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呈线性负相关。
   结论
   本文研究表明,反杓型,非杓型者与杓型原发性高血压者比较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增加,腔隙性脑梗塞发生率更高。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加重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并增加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其中反杓型节律更加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