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鲜食葡萄新品种‘鄞红’的遗传分析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6h】

鲜食葡萄新品种‘鄞红’的遗传分析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

声明

致谢

摘要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葡萄栽培研究现状与进展

1.1 世界葡萄栽培现状

1.2 国内葡萄栽培现状

1.3 浙江省葡萄生产现状

1.4 浙江省葡萄生产存在的问题

2 分子标记在葡萄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2.1 ISSR标记

2.2 其他分子标记技术

2.3 分子标记在葡萄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3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葡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DNA提取质量检测

2.2 ISSR引物筛选及最佳退火温度的确定

2.3 多态性分析

2.4 聚类分析

3 讨论

3.1 葡萄基因组DNA的提取

3.2 PCR反应的影响因素

3.3 品种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

4 结论

第三章 葡萄新品种‘鄞红’生育特性、品质特征与高产栽培要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地点基本情况

1.3 试验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物候期及生长特性分析

2.2 抗病性分析

2.3 果实品质

2.4 光合特性分析

2.5 丰产性调查

3 ‘鄞红’栽培技术要点

3.1 园地的选择

3.2 整地

3.3 密度

3.4 架式和修剪

3.5 肥水管理

3.6 病虫防治

3.7 产期调节技术

3.8 主要繁殖技术

4 结论

4.1 鄞红、巨峰和藤稔的植物学特征比较

4.2 鄞红、巨峰和藤稔的果实生长发育期比较

4.3 ‘鄞红’的商业性评价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葡萄是葡萄科(Vitaceae)葡萄属(Vitis L.)植物,是世界主要水果之一。我国以鲜食葡萄生产为主,其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浙江省为我国南方鲜食葡萄的主要产地之一。本论文以45个主要栽培葡萄品种为材料,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其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旨在为葡萄杂交育种和产业健康、持续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鄞红’为浙江省优良鲜食葡萄品种,2011年通过品种审定,选择与‘鄞红’葡萄遗传相似度较高的巨峰和藤稔为对照,从物候期、生长结果特性、抗病性、果实品质、光合特性和产量等方面进行了品种对比试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用改良后的CTAB法制备的DNA无凝胶状物质、蛋白质和酚类物质,适合ISSR-PCR扩增。
   (2)确定了适合本试验葡萄样品的ISSR反应的体系为:10×buffer(含Mg2+)2.0μl,模板DNA为2.5ng/μl,Taq DNA聚合酶1U,dNTPs0.2mM,引物0.2μM,总体积为20μl。ISSR反应扩增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45s,50-60℃退火1min,72℃延伸1.5min,进行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min,4℃保存。
   (3)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了26条带型清晰、重复性高、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对45个葡萄品种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共扩增出310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83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91%。扩增条带最少的是UBC814,为3条,最多的为UBC857,达23条,平均带数为12条,且引物扩增长度在200-2000bp之间。多态性百分率最高的引物为UBC880、UBC814、UBC817、UBC824、UBC827、UBC834、UBC855、UBC857和UBC809,均达100%,最低的是UBC826,为75%。
   (4)利用NTsys2.10e软件计算45个葡萄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其变化范围在0.603-0.908之间。利用UPGMA法构建聚类树状图。在相似系数为0.756处将45个供试品种分为两个类群,欧亚种群和欧美杂种群。第一类欧亚种群包含金手指、白鸡心、金田玫瑰、秦龙大穗等25个品种;第二类欧美杂种群由超红、巨玫瑰、瑰香怡等20品种组成。新品种‘鄞红’与巨峰和藤稔的遗传相似度较高,美峰和美秋与宇选4号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902和0.898,推测二者可能属于欧美杂种。
   (5)‘鄞红’品质优良,果粒大小均匀,很少出现小果粒现象,果穗整齐,着色均匀。果肉硬度较高,采后果穗不容易落粒,不易变质,贮藏性能好,果实含糖量高,营养丰富,口味纯正,树势强,坐果率高,丰产稳产,栽培管理容易,果实品质、光合特性及抗病性均优于巨峰和藤稔,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