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体器官移植供体法律问题研究
【6h】

人体器官移植供体法律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引言

2 人体器官移植供体来源及供体不足的现状

2.1 人体器官移植供体的来源

2.1.1 尸体供体来源

2.1.2 活体器官来源

2.2 器官移植供体不足的概况

3 器官移植供体不足的成因

3.1 伦理观念的影响

3.2 供体法律制度的问题

3.2.1 供体法律制度原则缺乏具体法律制度支持

3.2.2 对供体权利的保护不够

3.2.3 先进的死亡标准还未确立

3.2.4 无偿原则的绝对性不利于扩大器官来源

3.2.5 统一的器官捐献分配体系尚未建立,器官浪费严重

4 我国人体器官移植供体法律制度的分析与借鉴

4.1 供体法律制度原则问题的探讨

4.1.1 供体自愿权利的优先保护

4.1.2 知情同意——人体器官移植合法有效的前提

4.1.3 人体器官买卖的类型有待具体化

4.1.4 活体捐献有限原则例外——交叉移植问题的实例分析

4.2 特殊人群保护的实例分析

4.3 脑死亡标准确立的必然趋势

4.4 活体器官捐献激励制度的引入

4.5 建立全国统一的器官获取、分配系统的必要性

5 完善我国器官移植供体制度的建议

5.1 尊重供体的自愿捐赠权

5.2 明确供体的知情同意权

5.3 加强对特殊群体的保护

5.4 明确器官买卖行为的种类

5.5 明确活体有限原则的例外规定

5.6 确立“脑死亡”标准和判定程序

5.7 建立相应的物质激励制度

5.8 构建全国统一的器官获取与分配系统

6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供体是指在器官移植的过程中,捐出器官的一方。供体制度包括对供体捐赠模式的规定、对活体捐献的规定、对特殊群体的保护以及对器官买卖的禁止性规定。同时还涉及到一些问题,如:如何充分保障供体的自愿、是否对供体予以补偿、死亡标准的确定等。器官移植中最关键的就是供体,但是现实中同种移植的供体严重缺乏。为了更多的病人能够得到救助,人们不得不采取各种措施来增加供体的数量。然而在挽救受体生命的同时,供体的权利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甚至出现了为获取器官故意伤害供体的犯罪行为。这不仅严重损害了供体的法律权益,挫伤了供体捐献器官的积极性,也违背了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法律作为平衡社会利益的手段之一,应该在救助受体的同时,对供体也给予相应的权利和生命健康的保护。我国器官移植在立法上和实务操作中均存在不足。为此,完善我国器官移植供体制度,我们必须加强对供体的保护并建立和完善其他相关配套法律制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