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和发展——以新浪微博为例
【6h】

论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和发展——以新浪微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选题意义

1.4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2 公共领域理论概述

2.1 公共领域的观念嬗变

2.2 “公共领域”的核心内涵

2.3 网络公共领域的概念解读

3 新浪微博:网络舆情的最强音

3.1 研究对象选取原因概述

3.2 微博属性:节点共享的即时信息网络

3.3 2010-2012新浪微博舆情分析

4 新浪微博对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

4.1 公共平台的搭建

4.2 公众群体的形成

4.3 社会舆论的引导

5 微博视域下网络公共领域的发展

5.1 公众理性交往的实现

5.2 媒体的利益平衡

5.3 政府职能的改革和创新

5.4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公共领域因哈贝马斯而知著,其是指介于市民社会和国家公权力机关之间相对独立的公共场所。自步入信息社会以来,公共领域有了史无前例的扩大和延伸,其中之一就是网络公共领域的逐渐成型。
   自2010年始,微博在我国的公共事务中扮演了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其中尤以新浪微博的表现最为突出。它不仅为民众提供了利益诉求的渠道,搭建了公开讨论的平台,更为公众意识的培育,民主精神的启蒙提供可能。微博上的舆论已成为社会舆情的风向标,对公共事件的进程和政府决策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徼博对普遍利益的关注和对政治权力监督的推崇与公共领域的核心内涵存在一定程度的暗合,被视为网络公共领域的新形态。在微博的框架下探讨网络公共领域不仅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中国社会的民主发展亦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10-2012三年的微博舆情为论述基础,从公共平台的搭建,公众群体的形成和社会舆论的引导三方面论证了新浪微博对网络公共领域的建构过程。与此同时,新浪微博亦存在一定的建构瓶颈,本文认为公众、媒介和政府三方形成合力实现微博的纵深化发展是进一步发展网络公共领域的关键所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