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3D电影视阈下受众接受模式的嬗变
【6h】

论3D电影视阈下受众接受模式的嬗变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目的

1.2 本文的研究流程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2 受众赋予3D电影新事物的地位

2.1 世界电影史中的3D电影

2.2 中国电影史中的3D电影

2.3 受众赋予3D电影新事物的地位

3 受众是推动3D电影热潮的主要动因

3.1 基于观影体验来看3D电影与众不同的特征

3.2 受众是推动3D电影热潮的主要动因

4 3D电影视阈下受众接受模式的嬗变

4.1 3D电影中受众地位的改变

4.2 3D技术对观影成规造成的冲击

4.3 3D技术和影片类型的结合

4.4 3D技术对传统视听语言的冲击

5 结论

5.1 “准”3D时代及其特质

5.2 3D技术视阈下新观影模式要素及其培育

5.3 观影模式的变迁带来认识论上的迷失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发展迅速却众说纷纭的3D电影技术进行学理分析,通过梳理相关文献资料,以观众为立足点探讨3D技术对受众观影模式产生的影响。
  本文首先从3D电影的历史分析入手,指出这一技术是“立体电影”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的改进,但本身并非完全新生的事物。3D电影之所以在本世纪达到一个发展的高峰,完全得益于它对观影体验的改进及因此获得的受众支持。因此3D电影的理论意义是基于受众接受模式的改变,而非传播者、传播渠道、甚至技术革新本体。
  本文随后具体地从3D技术与电影结合的原因,3D电影中受众地位的改变,3D技术对观影成规造成的冲击三个方面阐明受众接收模式变迁产生的原因及其具体体现;并且进一步从影片类型、视听语言等具体层面分析3D电影中受众观影体验与传统二维电影的不同之处来完善整个分析的框架结构。
  最终的结论部分将重申由3D电影引起的受众接受模式的变革,同时提出目前尚处于3D电影的初级发展阶段——“准”3D时代,而这种技术不仅导致电影接受模式的改变,对于认识论方面也有重大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