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替米考星纳米乳的制备及其在肉鸡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6h】

替米考星纳米乳的制备及其在肉鸡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

摘要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替米考星的研究概况

1 替米考星的合成及理化特性

2 替米考星的作用机理研究

3 替米考星抗菌活性比较实验研究

4 替米考星在不同动物上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5 替米考星的药效学研究

6 替米考星的不良反应

7 替米考星的代谢及残留研究

8 替米考星公共风险评估

9 已开发上市的产品

第二章 纳米乳的研究概况

1 纳米乳的形成机理

2 纳米乳的结构类型及特点

3 纳米乳与普通乳状液、胶束溶液的区别

4 纳米乳的成分选择

5 纳米乳的制备方法

6 纳米乳作为药物载药系统的优点

7 纳米乳载药系统及应用的研究

8 纳米乳的评价体系

9 纳米乳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10 小结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三章 替米考星纳米乳的组分筛选,制备工艺及质量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小结

第四章 替米考星纳米乳在肉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第五章 综合讨论

1 组分的筛选及工艺

2 纳米乳成品的质量评价

3 样品的处理及实验方法

4 血药浓度数据分析及分析方法

5 实验成品的最终评价及展望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替米考星是现今在畜禽养殖中较多使用的动物用抗生素。它在防治由细菌和支原体等引起的动物呼吸道疾病和乳房炎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其难溶予水,难以制成水溶液制剂。纳米乳是由水、油、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等自发形成,粒径为1~100nm的热力学稳定、各向同性、透明或半透明的均相分散体系。为了克服替米考星由于难溶于水而引起的吸收率低和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将其制成纳米乳也许会成为解决途径之一。
  本研究采用现有纳米乳制备技术,筛选出合适的替米考星纳米乳制备工艺。通过观察纳米乳制剂的外观性状和使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分析粒径,考察制剂的表观特性;通过将成品原液稀释不同的浓度,将制剂存放在不同温度环境、贮存不同时间,研究考察制剂的pH值的变化及稳定性。结果表明以质量比为4.12%油酸乙酯,35.07%水相,1.87%柠檬酸,1.29%二甲基亚砜,10.00%替米考星,28.88%吐温-80,19.10%无水乙醇为最佳配方。制备工艺为:用无水乙醇和吐温-80,超声处理15分钟,制得乳化剂;将油酸乙酯和乳化剂混合,加超纯水再超声处理10分钟;然后再加入替米考星原料药,二甲基亚砜及柠檬酸,超声乳化1小时,制得淡棕黄色透明液体。该配方和工艺制作的替米考星纳米乳稳定性好,纳米乳粒子大小均匀,粒径分布窄,适合储存,符合药物应用的要求。
  将以上方法制备的10%替米考星纳米乳在肉鸡上进行了药代动力学研究,比较替米考星纳米乳制剂和常规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实验肉鸡一次口服替米考星物溶液(30mg/kg)后,纳米乳制剂的药峰浓度为1.43 ug/ml,达峰时间为2.15h,消除半衰期为17.01h,平均驻留时间(MRT)为24.55h,分布容积为39.28 L/kg,AUC0-t为15.94 mg.h.L-1;常规溶液制剂的药峰浓度为0.86ug/ml,达峰时间为2.06h,消除半衰期为14.62h,平均驻留时间(MRT)为21.09h,分布容积为49.14 L/kg,AUC0-t为11.44mg.h.L-1;纳米乳与常规溶液制剂的F值为139.60%。说明替米考星纳米乳和常规溶液制剂的吸收速率近似,但纳米乳药峰浓度比常规溶液更高,纳米乳消除半衰期更长,即纳米乳载药系统能显著促进难溶性药物替米考星口服给药的吸收,并在血液中驻留的时间更长,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替米考星纳米乳与其溶液相比,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了39.60%。本研究将替米考星制成稳定的纳米乳制剂,该制剂给实验动物给药后比常规替米考星溶液制剂出现更高的血药浓度,在体内驻留更长的时间,体现出更好的生物利用度。因此,替米考星纳米乳制剂在药代动力学上表现比常规制剂更加优越,值得进一步研究实现替米考星纳米乳制剂的商品化,为畜牧业生产服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