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定性检测青霉素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和试剂研制
【6h】

定性检测青霉素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和试剂研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插图和附表清单

缩写、术语表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抗生素检测的常规方法

1.1.1 微生物检测法(Microbiological Assay)

1.1.2 理化检测法(Physical and Chemical Assay)

1.1.3 免疫法(Immunoassays)

1.2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

1.2.1 技术介绍

1.2.2 典型的免疫层析检测试剂组成

1.2.3 胶体金颗粒制备

1.2.4 蛋白制备

1.3 青霉素复合物的合成机理和方法

1.3.1 青霉素偶联大分子的合成机理

1.3.2 青霉素偶联大分子的合成方法

1.4 课题意义

1.5 本文的思路

1.6 研究内容

1.6.1 青霉素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以及包被研究

1.6.2 青霉素酶标记研究

1.6.3 样品垫的研究

1.6.4 胶体金垫研究

1.6.5 检测试剂性能的验证实验

第2章 青霉素复合物的生成反应

2.1 青霉素生物大分子的偶联

2.1.1 使用试剂

2.1.2 使用设备

2.1.3 青霉素偶联反应

2.1.4 浓度测定

2.2 本章小结

第3章 青霉素胶体金免疫层析产品的制

3.1 青霉素检测产品原理分析

3.2 实验材料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设备

3.2.3 主要试剂配制

3.3 青霉素标准品的制备

3.4 青霉素酶的胶体金标记

3.4.1 胶体金溶液的制备

3.4.2 溶液准备

3.4.3 胶体金溶液的制备

3.4.4 胶体金-青霉素酶标记

3.5 样品垫(glass fiber)的处理

3.5.1 缓冲体系的研究

3.5.2 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3.5.3 封闭蛋白的研究

3.6 胶体金垫(polyester)的处理

3.6.1 胶体金垫的处理

3.6.2 胶体金处理量的筛选

3.7 青霉素偶联大分子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包被

3.7.1 硝酸纤维素膜的特性

3.7.2 青霉素偶联大分子在硝酸纤维素膜上的研究

3.8 检测试剂性能的验证实验

3.8.1 灵敏度分

3.8.2 交叉物质分析

3.8.3 干扰物质分析

3.8.4 判读时间分析

3.8.5 操作环境温度分析

3.8.6 均一性分析

3.8.7 临床样本分析

3.8.8 稳定性分析

3.8.9 加速稳定性分析

3.8.10 真实稳定性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日益提升,食品中抗生素的滥用受到高度关切,所以加强对食品中抗生素的检测,具有显著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目前对于抗生素的检测有很多方式,大多能符合灵敏度的要求,但操作都不够简便,并不适合基层单位的使用。本论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发出一种操作更简便、使用更快捷,同时灵敏度也符合国家标准(4ng/mL)的产品。本研究将利用青霉素酶的高效性与专一性以及胶体金技术的简便快速性,研制开发出一款两者合为一体的检测青霉素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剂。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由于青霉素是小分子药物,我们按照检测小分子药物的方法,研制了竞争法检测青霉素的试剂,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检测试剂,只对阴性结果出现检测线显色,而对阳性结果不再出现显色检测线。
  2.通过化学偶联法—碳二亚胺(EDC)法,把青霉素结合到生物大分子(如BSA,BTG等),再将其包被到硝酸纤维素膜上,形成固定化青霉素的硝酸纤维素膜。对包被物浓度和喷量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合适的浓度和喷量分别为1.5mg/mL和1.0μL/cm。
  3.进行了胶体金pH值以及标记量的筛选,将青霉素酶进行标记,并确定了标记后的青霉素酶在聚酯膜上合适的浓度和喷量分别为OD=30和2.0μL/cm。
  4.通过选择合适的缓冲体系和表面活性剂,成功处理了样品垫和胶体金垫,很好地促进了青霉素酶和青霉素的结合,增强了检测线的显色效果,同时还消除了非特异性结合,使得检测试剂的效果更佳。
  通过上述的工作,本文成功研制出了可检测牛乳中青霉素含量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试剂,其灵敏度达到了4ng/mL,完全符合国家检测标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