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口服吸收研究
【6h】

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口服吸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合成及理化性质研究

1.1 材料与仪器

1.1.1 材料

1.1.2 仪器

1.2 实验方法

1.2.1 沙奎那韦-磷脂复合物的制备

1.2.2 沙奎那韦-磷脂复合物的结构验证

1.2.3 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1.2.4 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理化性质研究

1.3 结果与讨论

1.3.1 沙奎那韦-磷脂复合物的制备

1.3.2 沙奎那韦磷脂复合形成的结构验证

1.3.3 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1.3.4 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与形态

1.3.5 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药物包封率(EE)及载药量(DL)

1.3.6 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体外药物释放研究

1.4 小结

第二章 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

2.1.2 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高浓度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2.2.2 沙奎那韦血浆中标准曲线的建立及HPLC法测定其血药浓度的方法学验证

2.2.3 生物样品的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血浆中标准曲线的制备及方法学验证

2.3.2 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考察

2.4 小结

第三章 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MDCK细胞跨膜转运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1.1 材料

3.1.2 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ODA-FITC的合成及荧光标记的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

3.2.2 MDCK细胞的培养

3.2.3 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MDCK细胞毒性评价

3.2.4 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细胞单层膜(MDCK)转运

3.2.5 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细胞摄取研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细胞毒性评价

3.3.2 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跨细胞单层膜(MDCK)转运研究

3.3.3 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细胞摄取研究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抗病毒药物新型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固体脂质纳米粒(Solid lipid nanoparticles,SLN)是近年来在药剂学领域研究比较热门的一类新型的纳米载体,因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提高药物稳定性,调控药物释放行为,可实现药物靶向传递,及适合工业生产等特性从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固体脂质纳米粒作为口服药物载体,可以有效提高药物的口服吸收和生物利用度。本研究针对抗HIV药物沙奎那韦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利用低毒性、生物相容性好、生物可降解的单甘脂为脂质材料,制备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并开展聚乙二醇的研究,并考察其作为口服药物载体,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以期为开发沙奎那韦新型给药系统提供实验依据。
  本研究选用沙奎那韦为模型药物,首先通过离子复合法制备沙奎那韦-卵磷脂复合物,采用差示热扫描法(DSC)确证复合物的结构;以单甘脂为脂质材料,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通过聚乙二醇—硬脂酸(PEG2000-SA)投料量的调控,研究不同聚乙二醇修饰比例的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粒径大小及形态、药物包封率、载药量及药物体外释放等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当沙奎那韦与卵磷脂的质量比为1∶1.5时,沙奎那韦可与卵磷脂有效复合,形成沙奎那韦-卵磷脂复合物;通过粒径仪测定和透射电镜的观察,发现未经PEG修饰的SLN粒径在275 nm左右,随着PEG修饰量的增加粒径减小;当PEG修饰比例为10%时,其粒径为158 nm左右;水溶性药物沙奎那韦与卵磷脂复合后,可被脂质材料有效包封,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药物包封率为99.19%,载药量可达19.87%,聚乙二醇修饰后其药物包封率有所下降,但仍在95%以上;体外释放结果显示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对药物具有缓释作用,72小时的药物累积释放量为19.23%,且其释放速率随着聚乙二醇的修饰比例的增加而减缓。建立HPLC测定沙奎那韦血药浓度的方法学。采用SD大鼠为模型动物,以沙奎那韦混悬剂为对照,考察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及不同比例聚乙二醇修饰SLN口服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大鼠口服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5%聚乙二醇修饰SLN(pSLN-5%)和10%聚乙二醇修饰SLN(pSLN-10%)的相对于口服沙奎那韦混悬液的生物利用度分别为200.68%,6175.85%,10115.35%,其口服相对生物利用度随着聚乙二醇修饰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相比于沙奎那韦混悬剂,pSLN-5%和pSLN-10%,其体内平均滞留时间从4.62小时,增加到36.21小时和51.68小时;其Cmax从0.33mg/L增加到,7.46mg/L和8.42mg/L。结果表明固体脂质纳米粒通过PEG修饰可显著延长药物的体内滞留时间,增加药物转运效率,降低药物的消除速率,可大幅度地提高沙奎那韦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为阐明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聚乙二醇修饰SLN(pSLN)提高沙奎那韦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机制,进一步采用犬肾上皮连续细胞系(MDCK)作为体外跨膜转运吸收的评价模型细胞,以四唑蓝比色(MTT)法测定固体脂质纳米粒及其聚乙二醇修饰SLN的细胞毒性;培养MDCK细胞单层,以沙奎那韦混悬剂为对照,评价SLN及pSLN的跨膜转运能力;以异硫氢基荧光素标记SLN及pSLN研究纳米粒的MDCK细胞摄取能力。细胞毒性研究结法果显示:沙奎那韦的固体脂质纳米粒对MDCK细胞的半数致死率(IC50)为269.02μg/mL,聚乙二醇修饰后其毒性进一步降低,采用5%和10%聚乙二醇修饰的SLN,其IC50分别为549.25和550.47μg/mL。跨细胞单层膜转运结果表明:相比于沙奎那韦溶液,SLN具有加强的跨细胞单层膜转运能力,其Papp分别为0.09×10-5cm/s、0.18×10-5cm/s,且随着聚乙二醇修饰比例的增加而提高,10%聚乙二醇修饰SLN(pSLN-10%)的Papp为0.40×10-5cm/s。MDCK细胞摄取研究结果表明:SLN具有较强的MDCK细胞摄取和转运能力,且其摄取和转运能力随着聚乙二醇修饰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研究表明,结合离子复合和溶剂扩散法制备的固体脂质纳米粒,可实现对水溶性药物沙奎那韦的有效包封和高效负载,并可通过胃肠道上皮细胞的主动转运,显著提高药物的口服吸收和生物利用度,其基于聚乙二醇修饰沙奎那韦固体脂质纳米粒的新型制剂,有望实现降低沙奎那韦口服制剂的给药剂量和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