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果糖和葡萄糖对健康人群急性反应研究
【6h】

果糖和葡萄糖对健康人群急性反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插图和附表清单

缩写、符号清单和术语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果糖

1.1.2 主要的检测指标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2.试验方法和技术路线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备

2.2.1 实验器材

2.2.2 试剂盒

2.3 试验对象

2.3.1 样本量

2.3.2 纳入标准

2.3.3 体重指数的测量

2.4 试验设计

2.5 参数的测定

2.5.1 血脂、血糖、乳酸脱氢酶、胰岛素、胰岛素c肽和肝功能的测定

2.5.2 磷酸果糖激酶、醛糖还原酶的测定

2.5.3 一氧化氮和血压的测定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受试者体质指数

3.2 基线血清中各参数指标

3.3 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c肽3小时的变化曲线

3.4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3小时的变化曲线

3.5 一氧化氮、尿酸、收缩压和舒张压3小时内的变化曲线

3.6 乳酸脱氢酶、醛糖还原酶、磷酸果糖激酶3小时内的变化曲线

3.7 果糖和葡萄糖对不同参数指标在3h-AUC的作用

4 讨论

五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果糖的吸收代谢以及与健康的关系

附录

作者简历及其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果糖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高血压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引起重视。国内仍未有相关的临床研究报道。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研究葡萄糖和果糖的摄入对健康人群相关代谢指标的急性影响。
  方法:本试验是一个随机交叉双盲试验,杭州地区20位(男性10人和女性10人)健康大学生,平均年龄为23.6岁纳入为试验对象,20人随机分成组A和组B两组。所有的志愿者在8小时隔夜禁食后,在第二日8:00时,组A和组B在五分钟内分别摄入300 ml浓度均为22.5%的果糖和葡萄糖溶液。在经过一个星期的洗脱期后,受试者在8小时隔夜禁食后,在第二日8:00时,组A和组B在五分钟内分别摄入300ml浓度均为22.5%的葡萄糖和果糖溶液。试验过程中,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0.5h、1h、2h以及3h时采集受试者血液;同时,在干预前和干预后1h、2h和3h时测量受试者血压,检测血清血糖、血脂、胰岛素、胰岛素c肽、一氧化氮、尿酸、乳酸脱氢酶、磷酸果糖激酶和醛醣还原酶等水平。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一共18名志愿者最终完成试验(男性9人和女性9人)。葡萄糖组血糖水平与基线相比在0.5h和1h时显著升高(p≤0.01和p≤0.001);葡萄糖组胰岛素水平在0.5h、1h和2h时显著升高(p≤0.001、p≤0.01和p≤0.01);葡萄糖组胰岛素c肽水平在0.5h、1h和2h时显著升高(p≤0.001、p≤0.001和p≤0.05)。果糖组的血糖水平与基线相比没有显著变化;果糖组胰岛素水平在0.5h比基线水平显著高(p≤0.05);果糖组胰岛素c肽在1h时比基线水平显著性升高。血糖、胰岛素和胰岛素c肽3h-AUC果糖组比葡萄糖组显著低(p≤0.001、p≤0.001和p≤0.001)。
  葡萄糖组和果糖组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与基线相比均无显著变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3h-AUC葡萄糖组和果糖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果糖组血清中一氧化氮水平与基线相比在1h和2h显著降低(p≤0.05和p≤0.05);果糖组尿酸水平在1h和2h时显著升高(p≤0.01和p≤0.05);果糖组收缩压在1h比显著性升高(p≤0.05);舒张压无显著变化。葡萄糖组的尿酸、一氧化氮、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基线相比均无显著变化。一氧化氮3h-AUC果糖比葡萄糖组显著低(p≤0.05);尿酸和收缩压3h-AUC果糖组比葡萄糖组显著高(p≤0.05和p≤0.05);舒张压3h-AUC两组之间则无显著差异;
  果糖组血清中乳酸脱氢酶的水平与基线相比在0.5h和1h显著升高(p≤0.05和p≤0.05);果糖组醛醣还原酶水平在1h显著升高(p≤0.05)。葡萄糖组血清中乳酸脱氢酶和醛糖还原酶水平与基相比无显著变化;葡萄糖组磷酸果糖激酶水平与基线相比在1h时显著升高(p≤0.05)。乳酸脱氢酶3h-AUC果糖组比葡萄糖组显著升高(p≤0.05);醛醣还原酶3h-AUC果糖组比葡萄糖组显著高(p≤0.05)。磷酸果糖激酶3h-AUC葡萄糖组比果糖组显著高(p≤0.05)。
  结论:果糖和葡萄糖对血液中不同参数指标的影响显著不同。本研究第一次发现,果糖的摄入可以显著降低血清中一氧化氮水平和升高乳酸脱氢酶活性、醛糖还原酶水平。果糖可能会通过影响一氧化氮的产生,从而对血管内皮功能造成影响,影响血压的变化;然而,果糖和葡萄糖对高血压的影响仍需要慢性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的探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