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胃内镜切除术后溃疡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研究
【6h】

胃内镜切除术后溃疡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胃内镜切除术后溃疡愈合的观察性cohort研究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胃内镜切除术后溃疡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研究:一项Meta分析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综述 胃ESD术后延迟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胃内镜切除术后溃疡愈合的观察性cohort研究
  目的:研究影响胃内病交内镜切除术后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
  方法:对2010年2月至2015年8月进行胃内镜切除术的175例患者进行随访,收集并记录年龄、性别、是否伴随糖尿病、术后创面大小、切除方式、溃疡部位、病灶病理、术后缝合情况、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是否H.p感染、抗溃疡依从性等临床资料,术后常规抗溃疡治疗8周后内镜随访评估溃疡愈合情况,分析溃疡愈合与未愈合组各影响因素的差异。
  结果:最终纳入153例患者共166个病灶中,82.5%(137/166)的术后溃疡经PPI联合胃黏膜保护剂8周治疗后愈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性别、术后创面大小、病灶病理、术后溃疡夹闭情况这4个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示创面最大径≥3cm与溃疡愈合显著负相关(OR:2.754;95%CI:1.086,6.984;P:0.033),而术后创面全部夹闭与溃疡愈合显著正相关(OR:0.296;95%CI:0.101,0.871;P:0.027)。进一步对创面未夹闭者进行亚组分析,多因素分析示ESE术后溃疡愈合显著延迟(P:0.011;95%CI:1.730,71.106; OR:11.091)。而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溃疡延迟愈合无明显相关性(P>0.05)。
  结论:创面最大径≥3cm以及固有肌层缺损是两个影响内镜切除术后溃疡愈合的独立危险因素,金属夹夹闭创面利于溃疡愈合。
  第二部分 胃内镜切除术后溃疡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研究:一项Meta分析
  目的:本次Meta分析目的在于系统评估胃内镜切除术后溃疡延迟愈合的可能危险因素。
  方法: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 data)数据库获得相关文献(截止日期为2016年4月)。由2名研究员独立提取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及结果。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来合成相关可能的危险因素的OR值。
  结果:共有16篇文献纳入本次Meta分析研究。合并分析提示,较大创面(OR:3.02;95%CI:1.44~6.31)、固有肌层损伤(OR:4.58;95%CI:2.34~8.97)、男性患者(OR:1.39;95%CI:1.03~1.87)、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OR:1.11;95%CI:1.07~1.14)、合并糖尿病(OR:1.68;95%CI:1.05~2.69)及较长操作时间(OR:2.32;95%CI:1.22~4.40)对内镜切除术后溃疡愈合有显著影响;但合并多因素OR值结果提示,仅较大创面(OR:3.02;95%CI:1.44~6.31)、固有肌层损伤(OR:4.58;95%CI:2.34~8.97)、男性患者(OR:2.26;95%CI:1.13~4.54)对溃疡愈合有显著影响。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inhibitor,PPI)不足8周标准剂量疗程、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溃疡部位等与溃疡愈合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较大创面、固有肌层损伤、男性患者是延迟内镜切除术后溃疡愈合的危险因素;H.p感染、合并糖尿病、较长操作时间可能影响溃疡的正常愈合,但缺少多因素分析数据,需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