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公共政策视角的村庄规划与建设研究——以珠海市为例
【6h】

基于公共政策视角的村庄规划与建设研究——以珠海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村庄规划法定地位的确立

1.1.2 村庄规划正在纵深推进

1.1.3 村庄规划编制与实施困境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 相关概念

1.4.1 村庄规划

1.4.2 公共政策

2 国内外村庄规划与建设研究综述

2.1 国外村庄规划建设经验及启示

2.1.1 欧美村庄规划建设经验借鉴

2.1.2 亚洲村庄规划建设经验借鉴

2.1.3 国外村庄规划建设经验小结

2.2 国内村庄规划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2.1 村庄规划理论研究内容梳理

2.2.2 国内发达地区村庄规划实践

2.3 本章小结

3 村庄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及政策过程分析

3.1 村庄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

3.2 村庄规划的公共政策特征

3.3 村庄规划的公共政策过程

4 珠海市村庄发展和规划历程

4.1 村庄发展概况

4.2 不同阶段的村庄规划分析

4.2.1 新农村建设规划阶段

4.2.2 宜居村庄规划阶段

4.2.3 幸福村居规划阶段

4.3 本章小结

5 珠海市幸福村居规划政策目标

5.1 特色产业发展工程

5.2 环境宜居提升工程

5.3 特色文化带动工程

5.4 民生改善保障工程

5.5 社会治理建设工程

5.6 固本强基工程

5.7 本章小结

6 珠海市幸福村居规划技术体系

6.1 规划编制体系架构

6.1.1 纵向规划编制体系的控制

6.1.2 横向专项规划的协调

6.2 规划编制组织管理

6.2.1 公众参与

6.2.2 部门联动

6.2.3 进度管理

6.3 规划编制成果管理

7 珠海市幸福村居规划管理实施

7.1 实施政策组织保障

7.1.1 政策体系

7.1.2 协调机制

7.2 实施技术保障

7.3 实施资金保障

7.4 村居建设实践

7.4.1 生态农业型村居

7.4.2 古村落型村居

7.4.3 园区服务型村居

7.4.4 城镇化型村居

7.4.5 海岛型村居

8 珠海市幸福村居规划评估修正

8.1 评估方法选择

8.2 评估体系构建

8.2.1 基本思路

8.2.2 构建原则

8.2.3 指标内容

8.3 指标权重确定与计算

8.3.1 绝对指标评估值计算

8.3.2 主观指标评估值计算

8.3.3 评估等级综合评定

8.4 主要评估内容

8.4.1 规划目标实施评估

8.4.2 社会经济发展实施评估

8.4.3 土地利用与建设评估

8.4.4 六大工程规划实施评估

8.5 评估结果分析

8.5.1 评估结果

8.5.2 结果分析

9 结语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乡规划法》明确提出城市规划向城乡规划的转变,将城市和乡村纳入同一个法定规划编制体系,确立了村庄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法定地位。国家层面对村庄发展的重视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编制适应农村发展并能有效实施的规划是当前城乡规划领域研究的热点。
  在分析我国村庄规划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基础上,发现探讨村庄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并将之应用于村庄发展规划之中的研究,是当前村庄规划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认为各地普遍存在的实施多轮次村庄规划现象的原因既是对村庄规划公共政策属性认识的缺位,同时也是作为公共政策的村庄规划其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实施与保障措施的不断修正过程。
  作为村庄规划建设的先行地区,珠海市已积累较多的村庄规划与建设经验。因此本文以珠海市为实证,尝试以公共政策视角为切入点,系统性的对珠海市历轮村庄规划进行全景式的比较,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取得的成就,厘清规划渐进演变脉络,通过政策过程理论重点梳理珠海市幸福村居规划编制控制体系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总结村庄发展提升控制管理策略,为深入认识政府职能由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型时期村庄规划的要义提供新视角及启示。
  首先,解析珠海市村庄的特征及存在问题,对珠海市的新农村规划、宜居村庄规划、幸福村居规划等三轮次的村庄规划,进行全景式的比较分析,明确各阶段规划解决的问题及不足。
  其次,以政策过程理论为主要研究逻辑,从目标的确定,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等环节对幸福村居规划建设进行解析和经验总结研究。
  最后,根据上述研究,探讨村庄规划与乡村发展的合理途径与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