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二尖瓣位人工瓣膜-患者不匹配现象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6h】

二尖瓣位人工瓣膜-患者不匹配现象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缩略词表

1 引言

2 患者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资料纳入

2.2 人工瓣膜及其有效开口面积

2.3 PPM及相关参数的定义

2.4 手术方法

2.5 术后处理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

3.1 PPM发生率

3.2 基线临床数据比较

3.3 人工瓣膜使用情况及PPM发生率

3.4 手术信患对比

3.5 PPM发生的危险因素预测

3.6 PPM与非PPM组术后情况对比

3.7 PPM对术后死亡的影响

3.8 PPM对中短期心功能的影响

4 讨论

4.1 二尖瓣PPM的发生率

4.2 PPM患者的临床特征

4.3 二尖瓣PPM的预防及手术决策的选择

4.4 保留瓣下结构的手术策略

4.5 二尖瓣位PPM对于预后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4.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人工瓣膜-患者不匹配的研究进展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拟探究我中心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人工瓣膜-患者不匹配(PPM)现象的发生概率,分析该现象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并探究其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从而为术中预防人工瓣膜-患者不匹配现象的发生提供临床依据,为临床处理、应对该现象提供参考。
  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纳入2013年-2015午于我中心行单纯或合并二尖瓣置换术的所有患者资料,经筛选和排除后,共纳入1067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利用患者使用人工瓣膜的有效开口面积及患者体表面积计算患者的有效开口面积指数,并根据该指数将患者分为人工瓣膜不匹配组(PPM组,共189例)及非不匹配组(非PPM组,共87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信息、临床表现、既往病史、术前检查结果、术中信息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资料。通过逻辑回归,分析人工瓣膜不匹配现象发生的术前预测因子,并分析不匹配现象对于患者术后短期死亡率的影响。
  结果:
  共计1067例患者资料纳入研究,其中人工瓣膜不匹配现象的发生率为17.7%,其中重度PPM的发生率为1.12%。在术前临床资料方面,PPM组在平均年龄(63vs54,P<0.001)、男性比例(35.5% vs47.1%,P<0.001)、体表面积(1.64±0.17m2vs1.55±0.16m2,P<0.001)、BMI(23.34±2.86kg/m2 vs22.07±3.79 kg/m2,P<0.001)、吸烟史比例(16.9% vs10.4%,P=0.016)、高血压(24.9% vs16.5%,P=0.009)及冠心病(4.8% vs1.5%,P=0.009)发生率方面高于非PPM组。而在置换生物瓣患者中,PPM组术前二尖瓣狭窄比例显著高于非PPM组(58.3% vs41.7%,P=0.019)。两组患者在其他既往病史、房颤、术前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急诊手术比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在手术资料方面,PPM组生物瓣置换(50.8% vs11.7%,P<0.001)比例显著高于非PPM组,搭桥(5.8%vs1.9%,P=0.005)及房颤(15.9% vs8.7%,P=0.005)合并手术比例相对较高。二元逻辑回归分析表明高龄(P=0.011)、大体表面积(P<0.001)、生物瓣(P<0.001)和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P<0.001)是PPM发生的术前危险因素。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情况方面无明显差异,术后短期共9名患者死亡,死亡率为0.84%,逻辑回归分析表明PPM并不是术后短期死亡的影响因素(P=0.654)。随访结果表明,PPM组及非PPM组随访心功能Ⅲ-Ⅳ级均为9%左右,在中短期心功能方面无明显差异(9.6% vs9.0%, P=0.902)。
  结论:
  本研究表明,高龄、生物瓣置换、体表面积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同二尖瓣位PPM发生有显著关联,但二尖瓣位PPM对二尖瓣置换术后中短期预后无明显影响。我国华东地区患者,二尖瓣狭窄比例较高,因此PPM标准是否适用于该地区患者仍有待进一步探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