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食品安全公共警告的违法判断标准
【6h】

食品安全公共警告的违法判断标准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引言

1.1 出发点:“砒霜门”事件

1.2 问题之提出

2 规范中体现的食品安全公共警告违法判断标准

2.1 主体标准:行政机关有权公布

2.1.1 有权公布食品安全风险警示的主体

2.1.2 有权公布食品安全消费警示的主体

2.2 内容标准:内容准确客观

2.2.1 内容准确的要求

2.2.2 内容客观的要求

2.3 依据标准:适用依据合法

2.3.1 成文法的规定

2.3.2 不成文法的适用

2.4 程序标准:符合法定程序

2.4.1 调查研究

2.4.2 专家参与

2.4.3 解释说明

2.4.4 及时公布

3 基于不确定风险对现有违法判断标准的反思

3.1 不确定风险在食品安全公共警告中的具体体现

3.1.1 行政机关风险预测结果的不确定

3.1.2 专家风险预测结果的不确定

3.2 不确定风险与内容标准的适用问题

3.2.1 不确定风险与内容准确的冲突

3.2.2 不确定风险与内容客观的冲突

3.3 不确定风险与程序标准的适用问题

3.3.1 调查研究与及时公布的矛盾

3.3.2 及时公布与其他手段的选择

3.3.3 正当程序对法定程序的补充

4 围绕不确定风险对食品安全公共警告违法判断标准的修正

4.1 不确定风险下对食品安全公共警告部分违法判断标准的修正

4.1.1 内容标准修正:内容以合理的风险预测结果为基础

4.1.2 程序标准修正:法定程序与正当程序的结合

4.2 本文结论

5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公共警告是一种由行政机关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提示风险的行政管理活动。在食品安全领域,行政机关通过及时公布食品安全公共警告,能有效提高自身对风险的管理效率和社会公众对风险的规避能力。然而,一旦行政机关在食品安全公共警告中将风险源指向特定的食品,该食品的生产经营者作为被公布方往往会受到不利影响,尤其是一则违法的食品安全公共警告,更会导致被公布方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若想要通过行政救济的方式保护被公布方的合法权利,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判断行政机关基于对不确定风险作出预测而公布的食品安全公共警告是否违法。
  立法上关于食品安全公共警告违法判断标准的规定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解读:行政机关有权公布、内容准确客观、适用依据合法和符合法定程序。食品安全公共警告是针对不确定风险作出的信息发布行为,反恩发现,在不确定风险的影响下,不能仅以立法上规定的内容不准确不客观和不符合法定程序就认为食品安全公共警告违法。围绕着不确定风险这一特征,判断食品安全公共警告的信息内容是否违法,关键在于其内容是否以合理的风险预测结果为基础,判断食品安全公共警告的公布程序是否违法,关键在于其对于风险的预测和公布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和正当程序的要求。
  最后,本文以立法上规定的主体标准和依据标准,结合修正后的内容标准和程序标准,得出关于食品安全公共警告违法判断标准的最终结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