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出血转化影响的研究
【6h】

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出血转化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缩略词表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伦理声明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患者一般情况及两组比较

3.2 替罗非班治疗对患者发生出血转化影响的单因素分析

3.3 替罗非班治疗对患者发生出血转化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3.4 替罗非班治疗对患者治疗后3个月神经功能独立性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证据很少,尤其是目前尚缺少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取栓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性的评估。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替罗非班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血管内治疗出血转化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或直接机械取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24h内是否使用替罗非班治疗分组。参照ECASS(European Cooperative Acute Stroke Study)Ⅱ标准评估24h内的出血转化,定义治疗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3分为预后不良。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治疗后使用替罗非班是否独立影响患者出血转化和3个月临床预后。
  结果:
  最终纳入117例患者,替罗非班组32例及对照组85例,平均年龄(66.9±12.6)岁,男性70例(59.8%),女性47例(40.2%)。起病至治疗时间(onset to puncturetime)为(317±125)min,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为15(11~18)分,预后不良组77例。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替罗非班治疗不增加出血转化风险,反而有降低出血转化风险的趋势(OR=0.440,95% CI=0.178~1.087,P=0.075)。患者基线血小板计数(OR=0.993,95% CI=0.987~1.0000,P=0.043)及既往高血压病史(OR=2.399,95%CI=0.987~1.0000,P=0.047)是出血转化的独立预测因素。患者基线NIHSS评分(OR=0.853,95%CI=0.747~0.974,P=0.019)、术后血管再通(OR=15.961,95%CI=2.538~100.386,P=0.003)、既往高血压病史(OR=0.263,95% CI=0.079~0.875,P=0.029)、起病至治疗时间(OR=0.994,95%CI=0.989~0.999,P=0.026)与预后不良独立相关,而替罗非班治疗与预后不良无独立相关(OR=0.514,95%CI=0.151~1.747,P=0.286)。
  结论: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24h内使用替罗非班不增加其出血转化风险,提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治疗后使用替罗非班可能是安全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