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能量注入式虚拟质量新型共振柱开发及砂土动力特性研究
【6h】

能量注入式虚拟质量新型共振柱开发及砂土动力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测量方法

1.2.2 剪应变的影响

1.2.3 应力状态的影响

1.2.4 孔隙比的影响

1.2.5 前期振动的影响

1.2.6 土的动力模型

1.3 本文主要内容

2 第二代能量注入式虚拟质量(EIVM)共振柱

2.1 传统测量仪器的不足

2.1.1 三轴仪/扭剪仪

2.1.2 弯曲元

2.1.3 传统共振柱

2.2 能量注入式虚拟质量(EIVM)共振柱原理

2.3 第二代EIVM共振柱的改进

2.3.1 剪切模量G测量改进

2.3.2 阻尼比β测量改进

2.4 第二代EIVM共振柱的标定

2.4.1 I0标定

2.4.2 k标定

2.4.3 PID参数标定

2.5 第二代EIVM共振柱仪器介绍

2.6 第二代EIVM共振柱的优点

2.7 本章小结

3 应力状态对干砂动力特性影响

3.1 前言

3.2 试验材料及制样

3.2.1 试验材料及制样方法

3.2.2 试样制备安装步骤

3.2.3 固结

3.3 试验方案

3.4 围压与超固结的影响

3.4.2 对β-γ和G/Gmax-γ曲线的影响

3.4.3 对β-η和G/Gmax-η曲线的影响

3.5 不同动力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3.5.1 Hardin-Drnevich模型

3.5.2 Zhang模型

3.5.3 Witchmann-Triantafyllidis模型

3.5.4 动力模型的优化

3.6 本章小结

4 前期振动对干砂动力特性影响

4.1 前言

4.2 试验方案及试验步骤

4.3 γpre和N的影响

4.3.1 对Gmax的影响

4.3.2 对记忆特性的影响

4.3.3 两次前期振动的影响

4.4 p’的影响

4.4.2 对记忆特性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土体的剪切模量和阻尼比是动力分析中两个重要的材料参数。但目前传统测量土动力特性的仪器存在诸多不足,如三轴仪/扭剪仪无法测量土体小应变动力特性,弯曲元无法反映土体的阻尼比性质,共振柱在扫频时预会振动扰动土样等等,因此研发一个可以克服上述缺陷的测量仪器十分有必要。应力状态对土动力特性的影响很大,围压和超固结比对土体动力特性的影响已得到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的结论之间仍有一些矛盾存在,如超固结对土体阻尼比的影响存在不同表述,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原位土经常会受到如地震、施工、交通荷载等作用,这些荷载使得土体在进行动力问题分析前遭受到了历史振动(前期振动)的作用,但是前期振动对砂土小应变剪切模量的影响在文献中存在不同结论。同时前期振动可通过土体的记忆特性被探测出来,但是记忆特性的研究目前仍然较少,比如围压、振动次数、振动幅度对记忆特性的影响仍然是未知的,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通过能量注入式虚拟质量原理,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研发出了第二代能量注入式虚拟质量共振柱,并采用新型系统测量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砂土动力特性,分析文献中产生矛盾结论的原因,同时将试验数据用不同的动力模型分析以评估各类模型的实用性。此外对不同围压下土样施加前期振动,探讨前期振动对砂土小应变剪切模量的影响,并定量研究记忆特性与振幅和振动次数的关系,以此推导出某个振幅下土样能够记忆前期振动所需的最小振动次数。
  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第二代能量注入式虚拟质量共振柱可以克服传统测量仪器的缺陷,精确测量土体的动力特性;2)超固结比会轻微减小干砂的阻尼比,不同文献中的矛盾结论源于研究人员对统一土样的重复测量;3)考虑了不均匀系数的Stokoe模型所预测砂土的归一化剪切模量和Hardin-Drnevich模型预测的砂土阻尼比与实际值误差最小;4)前期振动的振幅γpre,振动次数N以及围压p'不同时,前期振动对砂土的Gmax影响会不同,其中γpre不同时造成的差异最大,γpre较小时经历前期振动后土样Gmax会减小,但当γpre较大时Gmax会增加;5)砂土的记忆特性与前期振动振幅及振动次数的关系得到了定量研究,记忆特性随振幅和振动次数增加而增加,此外记忆特性随着围压的增加而减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