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普通高中实施分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6h】

普通高中实施分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文献综述

1.4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2后行政班时代的教育追求——分层教育的理论视角

2.1分层教育的概念界定

2.2分层教育的理论基础

2.3分层教育的价值定位

3普通高中分层教育的实践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3.1国内普通高中分层教育的实施现状

3.2浙江省普通高中分层教育模式探讨

3.3浙江省普通高中分层教育的问题与困惑

4高中分层教育模式的国际视野——美、芬兰、新加坡的启示

4.1美国模式:个性化教育与走班管理

4.2芬兰:无班级授课制的开放自由

4.3新加坡:倍感压力的双轨制与分流教育

4.4美、芬兰、新加坡分层教育模式给我国的启示

5构建普通高中分层教育有效实施的框架——基于学校层面的思考

5.1制定科学的分层模式

5.2合理选择与管理教师

5.3完善分层走班的条件保障

6结论和今后继续研究的建议

6.1研究结论

6.2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教育理论研究上分层教育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课题。它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对传统班级授课制的补充,是一项涉及到学校管理的改革。与国外相比,我国分层教育落后很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要么把分层变相为升学服务的快慢班,要么一谈分层就认为有悖教育公平,致使分层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日渐式微。高中阶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目前分层教育改革的主要实施领域,鉴于此,本文将高中阶段(主要是普通高中)的分层教育作为研究主题。
  本文从理论的视角界定分层教育的核心内涵,通过分析我国普通高中分层教育实施中的现实矛盾及国外分层教育的不同模式,尝试构建适合国情的普通高中分层教育的框架,为学校管理者在分层教育的变革与稳定中提供实际的指导。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的缘起、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以后行政班的教育追求为核心论述了本文的理论视角,分别对分层教育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价值定位进行了阐释。第三部分是我国高中分层教育的实践研究,重点对浙江省近两年必修课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解读,并揭示出学校基建和分层机制需要完善、学生管理与教师考核存在难题、现行高考体制制约高中必修课分层走班这三个问题。第四部分通过介绍美、芬兰、新加坡三国高中分层教育的模式,得出对我国的有益启示。第五部分站在学校管理者的角度构建普通高中分层教育有效实施的框架,包括制定科学的分层模式、合理选择与管理教师、完善分层走班的条件保障三方面。最后,对分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展望,如多样化课程与分层课程相融合、分层教育的其他模式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