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微博虚拟社群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特点与机制研究
【6h】

基于微博虚拟社群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特点与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方法

2相关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核心概念

2.2研究现状

2.3理论基础

3微博虚拟社群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特点

3.1研究设计

3.2基于五个微博虚拟社群的总体考察

3.3基于―数学王国”微博虚拟社群的个案分析

3.4参与者的评判与感受

3.5研究结果

4基于微博虚拟社群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机制研究

4.1研究设计

4.2微博虚拟社群非正式学习干预方案的设计与实践

4.3微博虚拟社群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机制的分析

4.4微博虚拟社群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机制的建构

5研究结论与展望

5.1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5.2存在的不足及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A 微博社群成员访谈提纲

附录B “数学王国”微群抽样成员

附录C “ps爱好者交流群”社群成员访谈提纲

在 学 研 究 成 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Web2.0技术的蓬勃兴起与发展,非正式学习受到广泛重视,并且出现了许多支持非正式学习的工具,由此形成的虚拟学习社区成为人们进行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场所之一。以微博为基础形成的虚拟社群为大学生进行非正式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支持,也成为其进行非正式学习的典型形式之一。但是微博社群环境下大学生进行非正式学习的情况如何,具体呈现什么特征,网上学习是否真正发生?如何高效地利用微博进行非正式学习?这些都是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微博虚拟社群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特点和机制。通过选取5个新浪微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一年左右的跟踪考察,根据这些微群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来描述大学生利用微博虚拟社群进行的非正式学习的特点。以“数学王国”微群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及内容分析方法对社群内部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互动关系特征和知识交流转化的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访谈,总结了微博虚拟社群中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探寻基于微博社群的非正式学习有效开展的途径,本研究以自创微群“ps爱好者交流群”为非正式学习交流平台,对大学生基于微博社群的非正式学习活动进行干预研究。发现在微博虚拟社群中存在着支持系统,通过拉动、推动和支撑体系对大学生基于微博社群的非正式学习起支持作用,保障社群内非正式学习的有效开展;同时发现替代交互式、偶发式、自主式与协作式学习是大学生基于微博社群进行非正式学习的主要方式;在情境中将知识进行创造和转化的过程,是大学生基于微博群学习的主要过程。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基于微博社群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的方式、过程和支持条件进行整合,提出了大学生基于微博社群非正式学习的机制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阐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