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合作研究
【6h】

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合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文献综述

1.3研究思路与内容

1.4研究方法

2.1 贸易便利化的界定

2.2 贸易便利化的评估指标

2.3贸易便利化的理论基础

3.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空间范围

3.2 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的制度安排及比较

3.3 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分析

4.1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合作的状况

4.2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合作的困境

5 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5.1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概况

5.2实证分析模型的构建

5.3实证结果及分析

5.4结论

6 促进中国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合作的对策建议

6.1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合作

6.2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家的海关合作

6.3进一步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6.4 推进区域贸易便利化谈判

6.5 加强与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人才培养合作

6.6促进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法律法规合作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后关税时代,贸易便利化问题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贸易便利化将成为继贸易自由化后促进世界贸易增长的主要路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国家新的开放战略,它的基本任务是实现沿线国家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这顺应了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即致力于自由贸易的进程,加快货物的通行速度和效率,以降低贸易成本。然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区域包括东南亚、南亚、海湾以及印度洋西岸地区,沿线国家众多、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地域环境复杂,贸易便利化水平以及贸易便利化制度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在沿线异质性较大的国家间寻找互联互通的突破点以加强贸易便利化合作是非常复杂与艰辛的,需要不断地探索与尝试。
  文章将贸易便利化合作问题作为研究的主线,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回顾了贸易便利化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文献。第二章,介绍了贸易便利化的相关理论,包括概念,指标体系以及理论基础。第三章,从定性与定量的方面分析了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现状。定性方面,从区域组织的角度分析了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制度安排的现状及差异;定量方面,通过建立包括“口岸基础设施”、“海关环境”,“规制环境”、“电子商务”四个方面的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对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行了量化测评。第四章,分别从四个区域介绍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便利化合作现状,并对合作中的困境进行了分析。第五章,为了进一步检验贸易便利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利用2008-2014年沿线24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采用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了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进一步深入分析了沿线其他国家贸易便利化的四个不同方面对中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差异。基于前面各章的分析,第六章提出了中国加强与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合作的对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