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实施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以X县为例
【6h】

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实施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以X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1.2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2 文献述评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课程实施

2.1.2研究性学习

2.2 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现状分析

2.2.1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要求

2.2.2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方式与步骤

2.2.3研究性学习实施遇到的问题

2.3 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

2.4提高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质量的措施分析

3 方法设计

3.1选择方法

3.2编制工具

3.2.1问卷编制

3.2.2访谈提纲的编制

3.3调查抽样

3.3.1问卷样本

3.3.2 访谈对象

3.4调查程序

3.4.2访谈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4 研究结果与分析:来自X县研究性学习教师的数据

4.1 X县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4.1.1 X县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师周课时数的分析

4.1.2X县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师对教育局的评价分析

4.2 X县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影响因素分析

4.2.1教师因素分析

4.2.2家长与学校因素分析

4.2.3学生因素分析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研究结论

5.1.1小学研究性学习主要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职

5.1.2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能力不足

5.1.3 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课时开设情况比较低

5.1.4家长、学校领导对小学研究性学习缺乏重视

5.1.5教育局对小学研究性学习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5.2旨在提高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现状质量的策略

5.2.1加强教师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5.2.2争取家长、学校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解和支持

5.2.3重视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学生因素

附录A 小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现状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B 教师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教育部2001年11月颁布《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方案》,提出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其中就包括了研究性学习。 但笔者在小学里执教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却碰到了一些客观存在的现状。教师的个人能力素质和能力不足。研究性学习课程没有合适的教育评价方式。学校现有条件不足。家长、学校缺乏重视。教育局不重视。 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自编了《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实施现状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并达到了较高的信效度;然后,采用抽样调查,对X县研究性学习教师实施问卷调查;其次,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目的抽样的方法,从参与调查的老师中抽取了10位老师进行访谈,得出以下结论。 小学研究性学习主要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职,小学研究性学习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能力不足,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课时开设情况比较低,家长、学校领导对小学研究性学习并不重视,教育局对小学研究性学习并不重视。 基于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如何从改变影响因素入手提高小学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实施质量的建议。提高小学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质量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争取家长、学校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解和支持;重视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