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国初期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研究(1949-1959年)
【6h】

建国初期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研究(1949-1959年)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不足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国防

(二)国防教育

(三)高校国防教育

第一章 建国初期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政策

一、以《共同纲领》为指导的教育方针与政策

二、以“抗美援朝”为中心的国防教育

三、以宪法和兵役法为依据的法律保障

四、中央军委、国务院和教育部的相关指示

五、毛泽东主席提出的社会主义时期教育方针

第二章 建国初期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领导体制

一、党和国家对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组织与领导

(一)抗美援朝总会对抗美援朝运动的领导

(二)中央军委、国务院对军事干部学校的领导

(三)国防部、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对军训工作的共同领导

(四)军事部门、教育部门对民兵训练的共同领导

(五)国防体育协会、团中央的配合作用

二、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组织管理

(一)1955年前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组织机构

(二)军训试点时期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组织机构

(三)大办民兵师时期高校国防教育组织机构

第三章 建国初期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教学

一、师资队伍建设

(一)抗美援朝时期的爱国宣传教育队伍

(二)高等学校军训试点时期的教员设置

(三)高等学校民兵训练初期的教员设置

二、课程设置

(一)“破旧”与“立新”

(二)抗美援朝时期的课程改革

(三)军训试点

(四)民兵训练

三、教材建设

(一)以学习苏联为中心的教材建设

(二)《高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大纲》的颁布与教材建设

(三)《高等学校民兵试点训练大纲》的颁布与教材建设

四、教学形式

(一)以抗美援朝为中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二)依法进行学生军训试点

(三)开展以“大办民兵师”为中心的民兵训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我国就没有放松过对青年学生的国防教育,尤其是在建国之初这样一个复杂多变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如何实现破旧与立新并举,破除国民党时期落后的教育制度,形成适应中国自身的新制度,是当时面临的很大挑战。
  本文以建国之初的十年为研究时段,从高等学校国防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入手,主要探讨这一时期国防教育的具体实施情况。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建国初期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方针和政策。面对前所未有的局面,我国各教育部门、国防部门以现实为依据,以社会主义为准绳,制定出既适合高等学校学生特点,又符合国防需要的国防教育政策法规,为各高等学校实施正确的国防教育提供了思想理论引导;第二部分主要探讨建国初期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领导体制。有了科学的制度引导,还要有完善的领导体制,这一时期高等学校实施的国防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内部的事情,更是关系到国家国防建设的大事,因此各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具体实施是在国家与学校两个组织领导之下进行的,由国家教育部门、国防部门统一领导,由各学校具体实施;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主要讲述建国初期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教学实施。本章又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说明,包括高等学校国防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具体国防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国防教育教材建设情况以及教学方式等。不管方针政策如何健全、领导体制如何完善,这一切都要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去,只有在实践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才能证明这一政策的合理性。这一时期的国防教育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证明其政策是合理科学的,并为此后的国防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