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应用行为分析法对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训练的效果研究
【6h】

应用行为分析法对自闭症儿童社会交往能力训练的效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核心概念的界定

2.2自闭症的研究现状

2.3自闭症儿童与社会交往能力

2.4应用行为分析法与自闭症儿童

3研究方法与设计

3.1研究目标与假设

3.2研究方法

4应用行为分析法的具体实施

4.1实施方法的选取

4.2方案实施要求

4.3训练内容

5研究结果与分析

5.1目标行为1——目光接触基准线数据分析

5.2目标行为2——行为模仿基准线数据分析

5.3研究个案(ATEC)评量表分数前后测差异比较

5.4社会交往能力的具体分析

5.5 研究个案训练效果分析

6研究结论与局限

6.1研究结论

6.2研究局限

7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 8

展开▼

摘要

自闭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社会交往缺陷、沟通障碍与刻板性重复行为,这些对儿童自身发展影响非常大,其中社会交往缺陷是自闭症儿童的核心障碍,主要包括缺乏社交性凝视、缺乏行为模仿、难以建立同伴关系、不能正常进行游戏等。
  对自闭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很多,其中应用行为分析法在世界范围内较广泛应用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它是一种干预模式,能够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回合操作教学方式(DTT)将训练内容任务分解,分成一个个小的步骤,然后按步骤进行集中训练。
  本研究整个实验在“杭州杨绫子特殊教育学校”进行,选取3名年龄相仿的自闭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被试多基线实验设计,即A(基线期)-B(干预期1)-A(追踪期)-B(干预期2)设计,根据他们的社会交往方面的共同缺陷制定应用行为分析法的训练方案,包括目光接触训练、行为模仿训练、同伴游戏训练和其他日常情境社会技能训练,经过两次共4个月的应用行为分析法干预训练,研究者通过观察数据处理分析和研究对象前后变化反馈得到结论:应用行为分析法改善了3名自闭症儿童的目光接触和行为模仿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他们同伴关系的建立,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对他们的语言沟通、认知意识和身体健康也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