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949—2000年中国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沿革研究
【6h】

1949—2000年中国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沿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

2 借鉴与探索期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沿革(1949-1965)

2.1 背景:借鉴与探索并举

2.2 教学方法沿革

2.3 教学方法沿革的基本特点

3 破坏与停滞期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沿革(1966-1976)

3.1 背景:破坏与动荡

3.2 教学方法沿革

3.3 教学方法沿革的基本特点

4 发展与创新期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沿革(1977-2000)

4.1 背景:教育事业步入正轨,教学改革空前活跃

4.2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

4.3 教学方法沿革的基本特点

5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沿革的动因与趋势分析

5.1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沿革的动因

5.2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发展趋势:教法与学法并重

5.3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沿革的反思与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新中国成立至二十世纪末期(1949-2000),中国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变化与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借鉴与探索期(1949-1965)、破坏与停滞期(1966-1966)、发展与创新期(1977-2000)。
  在借鉴与探索期,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法成为建国初期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标准范式;当我国教育界开始意识到这种机械照搬的弊端时,教学方法的改革就进入了与本土教学实际相结合的探索阶段,在这一阶段精讲多练、启发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改革实验得到广泛开展;借鉴与探索期,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呈现出如下特点:政治色彩鲜明;教学方法单一且形式化,重基础知识传授,忽视基本能力训练;教学方法改革先搬后化,有待深入;建国前引进的教学方法基本被全盘否定,未取其精华。破坏与停滞期,教学方法的改革经历了“文革”十年的浩劫,除三算结合迎合了当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政策以外,其他教学方法皆无迹可寻。可以说这一时期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政治成为决定一切的因素。文革结束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进入了发展与创新的新时期,这一时期尝试教学法、四性教学法、六因素单元教学法、实际操作法等等使教学方法领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气象。与前两个时期相比,特点更加鲜明:首先,教学方法改革沿着继承、吸收、创新的道路进行;其次,教学方法改革逐步深入,科学性越来越强;再次,以发展学生智力、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注重学生健康为关键点;然而,教学方法改革大潮中盲目跟风与淡漠推广的现象并存。如何妥善处理知识传授与发展能力、经验借鉴与自主探索、继承与创新、基础理论与实践变革之间的关系,是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沿革过程中一直受到关注但仍需努力解决的核心问题。
  本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阐述研究背景及意义、概念界定、时间范围与阶段划分、研究综述、研究方法;第二、三、四部分分别梳理了“借鉴与探索期”(1949-1965)、“破坏与停滞期”(1966-1976)、“发展与创新期”(1977-2000)三个时期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沿革的背景、内容及特点;第五部分剖析了教学方法沿革的外部与内部动因,发展趋势以及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沿革的反思与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