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肺部良恶性病变MR功能成像DWI研究
【6h】

肺部良恶性病变MR功能成像DWI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部分 肺部良恶性病变DWI检查的最佳扫描方案及b值优化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肺部良恶性病变DWI应用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附图

讨论

小 结

展望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MR扩散加权成像在肺部的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采用MR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研究肺部良恶性病变的可行性并筛选最优扫描方案和最佳b值;探讨肺部良恶性病变DWI表现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对肺部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及限度。
   材料与方法:收集泸医附院2009年6月-2011年3月肺部直径1cm以上结节、肿块或实性病变64例共76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恶性病灶63个,良性病灶13个。男性38例,女性26例,年龄35~77岁,平均56.28±10.38岁。64例研究对象中包括肺癌51例,其中鳞癌22例、腺癌14例、小细胞癌9例、大细胞癌4例、肉瘤样癌2例;良性病变13例,其中结核瘤5例、肺炎4例、炎性假瘤2例、肺脓肿2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手术、穿刺活检、支气管镜检等)。64例患者均行DWI成像,其中15例分别行屏气扫描和自由呼吸。通过比较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ADC值来评价屏气扫描和自由呼吸扫描图像质量的差别;不同b值(分别采用0,300,500,600,800s/mm2)条件下进行扫描,得到各b值的DWI图和ADC图,分别测量各b值下病变的DWI信号强度、ADC值,并进行如下分析:①观察病变DWI图、ADC图表现,计算并比较不同b值组间病变SNR、CNR和ADC值的差异;②应用ROC曲线分析不同b值下ADC值对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筛选出最佳b值,并确定诊断阈值;③在最佳b值下,对肺良恶性病变进行ADC值定量分析,比较肺良恶性病变、中央型与周围型肺癌及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ADC值的差异。
   结果:15例屏气扫描和自由呼吸扫描DWI图像质量无显著性差异;不同b值组间SNR差别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00),b=300s/mm2组SNR最大;CNR随b值增加先逐渐增大后又逐渐减小,b=500s/mm2组平均值最大,但不同b值组间CNR差别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均随b值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不同b值组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b值=500 s/mm2时,ADC值的诊断效能最高,ROC曲线下面积(Az)为0.878,最佳ADC阈值为1.473×10-3mm2/s,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6%、77.8%。在最佳b值为500 s/mm2时,恶性病变组ADC值为(1.241±0.316)×10-3mm2/s,良性病变组ADC值为(1.819±0.409)×10-3mm2/s,良、恶性病变组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00),恶性病变组ADC值小于良性病变组。中央型肺癌瘤灶实质的ADC值为1.237±0.251×10-3mm2/s;周围型肺癌瘤灶实质的ADC值为1.254±0.196×10-3mm2/s,二者间AD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ADC值与鳞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及肉瘤样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ADC值高于其它病理类型。
   结论:肺部良恶性病变DWI检查是可行的,能实现肺部病变ADC值的定量分析,有望成为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一种新方法,是常规MR检查的一个有益补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