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族危机下的徐汇中学校园生活考察(1931-1937)
【6h】

民族危机下的徐汇中学校园生活考察(1931-1937)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四、作为基本史料之《汇学杂志》

第一章 “素为沪地教会中学之冠”

一、从徐汇公学到徐汇中学

二、“不讲政治、尊重人格、学科完备”的办学特色

第二章 立案前后汇学的宗教教育与生活

一、立案前汇学的宗教教育

二、汇学的立案与党化教育

三、基督化的校园日常生活

第三章 “校中生活——新生活运动”

一、对新生活运动目标的认同

二、“规矩”与“清洁”:新生活运动在汇学

三、“生活军事化”:汇学的体育教育与军事训练

第四章 “读书不忘救国”

一、关注国事:学子眼中的外患与内忧

二、积极支持抗日救亡活动

三、“加倍的用功,热诚的祈祷,才是救国的利器”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徐汇中学,原名“圣依纳爵公学”,是近代天主教在华开办最早的中等教育机构。以往学界多从宏观的角度对学校校史及学校整体情况予以介绍,而对包括校园生活在内的学校细节情况少有研究。本文即在民族危机的视野下来考察1931至1937年徐汇中学校园生活情况。
  作为一所教会学校,徐汇中学自20世纪初开始实行的教内教外分院制度,为学校在之后数十年时间里妥善处理神圣与世俗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由于清政府及北京政府无力控制教会学校,汇学经历了自由发展时期,形成了“不讲政治、尊重人格、学科完备”的办学特色。历史进入20年代后,在民族主义浪潮的席卷之下,国内相继爆发了非基督教运动与收回教育权运动。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随着政治力量对教会学校控制力的进一步加强,汇学于1931年组织校董会准备立案事宜,并于1932年完成立案,进入私立徐汇中学时期。立案之后的徐汇中学,虽然取消了宗教课程,但校园生活依然保持着浓厚的宗教色彩,着力培养学生的基督化人格。恰逢此时,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了。为了应对民族危机,唤起国民意识,改革人心,提高国民素质,国民政府发起了新生活运动。徐汇中学在理解新生活运动目的的基础上,认同运动对“规矩”与“清洁”的强调,积极配合新生活运动所提出的“生活军事化”等举措,成立童子军、进行军事训练。同时,面对国难,汇学学子积极关注国事,发表舆论,表达对当时内忧外患背景下国家各项政策的看法,既谴责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又呼吁全国各方团结一致,共御外侮。此外,他们还通过抵制日货、提倡国货,救济难民、服务伤兵医院,开展节食运动以及热诚祈祷等方式来直接或间接地支持抗日救亡运动。
  总而言之,徐汇中学以其校园生活之面貌,呈现了教会学校师生如何在民族危机下书写爱国与爱教的典范历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