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细胞内钙浓度变化对心房肌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电流的影响
【6h】

细胞内钙浓度变化对心房肌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电流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主要实验试剂

3 主要实验仪器

4 实验溶液的配制

5 主要实验方法

结果

1 建立用二性霉素B(amphotericin B)与β-escin 作穿孔液记录人心房肌细胞电流的膜片钳(PPR)技术

2 人心房肌细胞SK2通道的电流特性

3 SR组与AF组的SK2通道电流比较

4 AF心律组与SR心律组病人心房肌细胞SK2通道电流的钙敏感性及其区别

5 L-型钙通道对人心房肌细胞SK2通道的影响

讨 论

1 人心房肌细胞SK2通道的功能特性

2 人心房肌细胞SK2通道电流与胞内游离钙离子的相关性研究

3 SK2通道与AF的相关性

4 SK2通道通道与L型通道钙电流的相关性

5 展 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与钙离子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

1. SK通道的分子结构

2 SK通道的基本生理特性

3 SK与钙离子的相关性

4 AF与胞内钙离子及SK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是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增加,小于60岁的人群发病率为0.5%,大于80岁的人群发病率增加到10%。房颤可使死亡率增加1.5-1.8倍。AF患者可以产生明显的症状,例如丧失活动能力或使活动能力下降,且发生脑卒中的发病率增加到15%,心力衰竭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然而,目前房颤发生的机制仍未完全阐明。AF的发生与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的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ERP)缩短密切相关,而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则由心肌细胞不同离子通道活动决定。因此,离子通道功能的变化可能与 AF的发生及维持有关。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small 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K+channels, SK通道)是钙激活钾通道(Ca2+-activated K+channels, KCa)中的一种,具有电压不敏感、钙离子敏感的特性。近几年研究发现 SK通道存在于心肌细胞上,且分子生物学证据表明在SK通道的4个亚型(SK1-4)中,SK2通道在人和鼠的心房和心室表达存在差异,主要表达在心房。SK2通道为KCa通道,对胞内游离钙离子([Ca2+]i)高度敏感,发生反应迅速,可快速将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转换成细胞膜电位变化。因此推测AF时胞内钙超载可能影响SK2通道功能,深入讨论这些问题对揭示AF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应用穿孔膜片钳技术(perforated Patch clamp,PPR)记录全细胞电流,观察窦性心律患者(Sinus Rhythm,SR)与AF心律患者心房肌细胞SK2通道电流变化及其对Ca2+的敏感性的差异,以及观察L-钙通道的激动剂Bay-K8644、抑制剂维拉帕米(verapamil)对SK2通道电流的影响,探讨AF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离子通道之间的相互作用,为AF机制的阐明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方法:42例接受体外循环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心房颤动组(AF)11例,窦性心律组(SR)31例。心肌细胞的获得:取体外循环术中切除的右心耳,在氧饱和Cardiplegic液中将组织剪成约1 mm3的小块,EGTA脱钙,再进行两步酶消化:酶I(XXIV蛋白酶2-3 U/ml,V胶原酶150 U/ml,BSA1 mg/ml),酶II(V胶原酶150 U/ml, BSA l mg/ml)。选取贴壁良好,折光性强,具有较强立体感,表面光滑的心肌细胞进行实验。SK2通道电流的记录:取细胞置于浴液中,用穿孔膜片钳技术记录全细胞电流,所得电流通过膜片钳放大器(CEZ-2300, Nihon konden, Japan)放大,滤波(1 KHz)后输入计算机,经Clampex10.0软件采集电流,Clampfit10.1、OriginPro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作图。实验分组:(1)以人心房肌细胞为研究对象,用二性霉素 B和/或β-escin作为穿孔电极液,进行穿孔膜片钳实验,并用胞内钙成像系统验证穿孔前后胞内钙变化,以建立钙离子可以进入细胞内的穿孔膜片钳技术。(2)在全细胞穿孔膜片钳模式下观察SR组与AF组SK2通道电流的差异。(3)不同的胞内钙离子浓度对AF组与SR组SK2通道电流的影响。(4)全细胞穿孔膜片钳模式下观察L-型钙通道激动剂Bay-K8644、抑制剂(verapamil)对SK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1)混合使用穿孔电极液6.88μg/mlβ-escin和150μg/ml二性霉素B能形成稳定的穿孔膜片钳记录模式,且胞内钙测试系统检测可观察到穿孔后电极液至细胞内的游离钙离子浓度增加,F340/F380增强。(2)人心房肌细胞 SK2通道特性:①在全细胞穿孔膜片钳模式下,施以SK2通道电流的刺激方案,可记录到一个内向整流混合电流,在浴液中加入SK2通道的特异性阻断剂apamin,加药前后的内向整流综合电流相减即可获得 apamin敏感的电流(SK2通道电流)。本实验记录到的人心房肌细胞SK2通道电流具有电压不敏感、内向整流的特性。②在全细胞穿孔膜片钳模式下,100nM apamin可以阻断部分内向整流混合电流,使内向整流混合电流减小,用浴液灌流将apamin洗脱后,被阻断的电流可以恢复。⑵SR组与AF组SK2通道电流的差异:在全细胞穿孔膜片钳模式下,电极液中钙离子浓度为5×10-7mol/L时,记录到的AF组的SK2通道电流明显大于SR组,尤其是在超极化方向。膜电位在-130 mV时,SR组与AF组的SK2通道电流密度分别为:-2.92±0.35pA/pF、-6.83±0.19 pA/pF(nSR=6, nAF=3,p<0.05)。⑶不同浓度的胞内游离钙离子对SK2通道电流的影响:在电极液游离钙离子浓度为0mol/L、5×10-7 mol/L、10-6 mol/L膜电位为-130 mV时, SR组SK2通道电流密度分别为-1.43±0.33 pA/pF、-2.92±0.35 pA/pF、-10.11±2.15 pA/pF(n0=7,n5×10-7=6,n10-6=8,p<0.05);AF组SK2通道电流密度分别为-2.17±0.40 pA/pF、-6.83±0.19 pA/pF、-14.47±2.89 pA/pF(n0=4,n5×10-7=3,n10-6=4,p<0.05)。(4)L-型钙通道与SK2通道电流的相关性研究:①L-型钙通道激动剂Bay-K8644对SK2通道电流的影响:在全细胞穿孔膜片钳模式下,在电极液游离钙离子浓度为5×10-7 mol/L,膜电位为-130 mV时,Bay-K8644能增大内向整流混合电流。②L-型钙通道抑制剂 verapamil对 SK2通道电流的影响:在全细胞穿孔膜片钳模式下,在电极液游离钙离子浓度为5×10-7 mol/L,膜电位为-130 mV时,在浴液中加入 verapamil的基础上,apamin对内向整流混合电流无抑制作用。结论:⑴适当浓度的二性霉素B与β-escin混合使用进行穿孔膜片钳实验可形成稳定的全细胞记录模式,本技术方法即可保证胞内环境相对稳定,又可使电极液内的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从而改变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进而研究不同[Ca2+]i浓度对 SK2通道电流的调控。⑵电极液内游离钙离子在各浓度下(0mol/L、5×10-7 mol/L、10-6 mol/L),AF组的SK2通道电流密度均大于SR组。⑶在AF状态下,SK2通道电流对Ca2+的敏感性增强,与SR组比较,差异显著,提示SK2通道电流可能参与了AF的发生发展。⑷L-型钙通道的激动剂Bay-K8644使SR组内向整流混合电流增大的趋势,在浴液中加入L-型钙通道的抑制剂verapamil时,apamin对内向整流混合电流无抑制作用,提示L-型钙通道与SK2通道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著录项

  • 作者

    王华;

  • 作者单位

    西南医科大学;

    泸州医学院;

  • 授予单位 西南医科大学;泸州医学院;
  • 学科 生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曾晓荣;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41.702;
  • 关键词

    心房纤颤; 发病机制; 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钙浓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