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组水蛭素对大鼠皮肤撕脱伤中CD11b、CD18及ICAM-1动态表达影响的研究
【6h】

重组水蛭素对大鼠皮肤撕脱伤中CD11b、CD18及ICAM-1动态表达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1、2 皮肤撕脱模型制备

1、3 药品、试剂与仪器

1、4检测指标及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英汉文缩写对照(Abbreviations)

致谢

综 述皮肤撕脱伤的基础研究进展

1、撕脱模型的建立

2、试验方法

3、实验干预手段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局部运用重组水蛭素对大鼠皮肤撕脱伤中粘附因子CD11b/CD18及ICAM-1动态表达的研究,探讨重组水蛭素对皮肤撕脱的保护与该三项指标之间是否有密切关系,以及局部注射水蛭素后对大鼠撕脱皮瓣成活率的影响变化及作用机理。
  方法:实验共运用SD雄性大鼠132只,其中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60只、水蛭素局部注射运用组60只以及观察组12只,并且空白对照组及水蛭素局部注射实验组每时段留取4只作为皮瓣观察存活情况。通过运用王忠堂、郭树忠等于2008年研究的动物模型制作成果,经证实运用大鼠制作皮肤撕脱模型是完全可行的,按照其设计要求并行预试验成功后,我们在大鼠设计为蒂在侧腹部的任意皮瓣(6cm×4cm),并给予8kg持续8秒的牵拉,远端蒂部予以保护,固定后与精密仪器相连接,皮瓣撕脱后远端稍作处理后原位缝合,能够达到相同实验效果,证实为撕脱皮瓣后进行研究实验,实验组撕脱后皮瓣分十点进行局部注射水蛭素40IU(1ml),空白对照组撕脱后皮瓣同样分十点进行局部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ml),正常观察组不做任何处理,直接抽取外周血液及切取皮肤进行检测;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于0h、2h、4h、5h、6h、12h抽取大鼠外周血运用流式检测技术,检测CD11b/CD18在其中中性粒细胞胞浆颗粒内的阳性表达率,并切取皮瓣远端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诊断检测血管内皮细胞膜表面ICAM-1的表达,同时进行定量分析,综合了解分析三者的动态变化,留取的大鼠进行皮瓣愈合情况观察并计算撕脱皮瓣成活率。
  结果:通过对术后每时段实验组及空白对照组肉眼观察及指标检测对比,发现术后两组皮瓣均出现充血水肿现象,对照组大鼠术后三天后远端皮瓣不同程度的出现淤紫现象,术后第六天即远端皮瓣出现不同程度坏死,呈现大小不等面积的黑色痂壳,与周围成活组织分界清楚;经剥离黑色痂壳后发现创面内部有血性渗出及白色分泌物,内面有肉芽组织生长;同时实验组术后三天皮瓣充血肿胀减轻,皮瓣边缘无红肿及渗出物,实验组大鼠在术后六天发现远端撕脱皮瓣存活度仍尚好,边缘无渗出,愈合度好,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皮瓣成活面积率分别为90.74±1.52%、75.38±2.64%(p<0.01)有显著差异;大鼠皮肤撕脱后血液中粘附因子CD11b/CD18的阳性表达率随时间推移逐步上升,12h达到高峰;通过定量统计发现:在0h时段实验组和对照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13±2.36和24.75±3.06(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第2h时段实验组和对照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08±1.06和36.35±5.28(p<0.05)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段的推移,其4h、5h、6h、12h时段的阳性表达率逐步上升,分别为35.07±2.02和40.08±1.30、39.65±1.31和44.87±5.57、45.52±3.39和52.48±5.85、52.53±3.16和71.32±3.57(p<0.01)有显著意义;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水蛭素局部运用组及空白对照组 CD11b/CD18阳性表达都在上升,但是,局部运用水蛭素后粘附因子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同时发现在撕脱即刻(0h组)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便能检测出ICAM-1,其阳性表达分别5.31±2.12和5.25±1.87(p>0.05)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段推移ICAM-1阳性表达率逐渐呈上升趋势,在2小时、4小时、5小时、6小时及12小时时段结果分别为8.34±1.57和5.83±3.21、12.35±2.36和7.96±3.57、17.87±2.47和10.03±2.75、21.16±3.06和12.37±2.84、25.35±3.56和17.36±2.32;其中空白对照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水蛭素局部运用组(p<0.01);最终表明大鼠皮肤撕脱伤后局部运用水蛭素相对于空白对照组,皮肤撕脱后粘附因子CD11b/CD18及ICAM-1的阳性表达率有明显的下降,水蛭素对该三项指标具有明显的干扰作用,甚至是降低作用;同时经观察发现运用水蛭素组皮瓣的愈合成功率较空白对照组也有着明显的提升。
  结论:局部运用重组水蛭素对大鼠皮肤撕脱伤具有有效减低血液中粘附因子CD11b/CD18及组织中ICAM-1的作用,减少组织炎症反应,改善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从而显著改善皮肤斯脱伤后皮瓣的愈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