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六味地黄丸对大鼠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干预及机制研究
【6h】

六味地黄丸对大鼠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干预及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主要实验试剂

3 主要实验仪器

4 实验方法

结果

1.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的判定

2. 各给药组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干预治疗作用

3. 大鼠坐骨神经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结果观察

讨论

1 DPN治疗药物药效评价指标

2 六味地黄丸治疗DPN的创新型(四号黑体)

3. 2型糖尿病造模用动物及造模方法

3. 2型糖尿病造模评价

4. 本研究药效评价指标选用依据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常见周围神经疾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空腹胰岛素、体重、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总SOD、血MDA、血AR,坐骨神经NGF的mRNA表达水平及坐骨神经病变的影响,评价其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初步探讨其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理论依据。方法:将雄性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糖尿病模型组。正常组喂养普通饲料,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高糖饲料8周,8周后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streptozotocin,STZ)诱导其成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注射STZ 72小时之后再检测每只大鼠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与胰岛素(fasting insulin)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以空腹血糖>7.0mmol/L,有明显胰岛素抵抗(IRI>1.20;P<0.05),为造模成功者。随即将造模成功大鼠分成2型糖尿病模型组、糖末宁对照组、六味地黄丸高、中、低剂量组。按照体表面积换算给药。实验大鼠各组于治疗后1周、4周、8周称取体重并于第8周后尾静脉采血测空腹血糖值,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的传导速度,腹主动脉采取全血后分离血清,放免法检测血清空腹胰岛素值, ELISA方法测定醛糖还原酶(AR)水平,检测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大鼠坐骨神经组织HE染色切片观察。数据统计采用SPASS19.0软件系统处理。
结果:1. 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
模型组大鼠大鼠经过8周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并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STZ),体重指数明显高于普通饲料组(P<0.01),空腹血糖>7.0,空腹血胰岛素显著高与正常组(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IRI)>1.20,说明2型糖尿病肥胖伴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造模成功。
2.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干预的效果
2.1 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成模后各时段,2型糖尿病各组大鼠与正常组相比体重明显升高,差异有高
度显著性(P0.05)。
2.2 对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检测结果显示:各糖尿病组与正常组相比传导速度减慢显著下降(P<0.01)。六味地黄丸高剂量组与糖末宁组的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快于糖尿病模型组(P<0.01)。
2.3 对有关自由基指标血总SOD、血清MDA的影响
各个糖尿病组大鼠血总SOD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显著降低(P<0.01);给药组大鼠血总SOD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各个糖尿病组大鼠血MD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显著升高(P<0.01);给药组大鼠血MDA 含量与模型组相比较,显著降低(P<0.05)。
2.4 对多元醇代谢途径关键酶血清AR的含量的影响
各糖尿病组大鼠血AR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显著升高(P<0.01);给药组血AR含量与糖尿病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
2.5 对坐骨神经组织结构的影响
HE染色光镜观察:正常组大鼠周围神经纤维结构形态规整,排列紧密,神经髓鞘细胞形态正常,神经纤维无脱髓鞘现象;各糖尿病组神经纤维数量减少,纤维分布稀疏,神经髓鞘细胞有变性肿胀、坏死缺失,髓鞘板层与神经纤维分离现象显著,有脱髓鞘现象。各药物干预组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纤维分布较密,脱髓鞘现象较轻。
结论:1 喂养大鼠高糖高脂饮食并低剂量注射STZ,可诱导出现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模型。
2 六味地黄丸对2型糖尿病神经组织损伤有保护作用。机制与增加血总神经营养因子的含量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