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6h】

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不同组别胶质瘤与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含量

2 存活率及随访

3 静脉血栓的发生

讨论

1 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结构及特点

2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关系

3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与脑胶质瘤预后的关系

4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与高度恶性脑肿瘤患者静脉栓塞(VTE)的关系

本研究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血浆D一二聚体水平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患者血浆中 D-二聚体(D-Dimer)与纤维蛋白原(Fibrinoge,Fg)的含量及意义,研究血浆中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含量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相关性,及血浆中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含量对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为评估胶质瘤恶性程度及患者预后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泸州医学院附属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1年2月59例脑胶质瘤患者(其中胶质母细胞瘤WHOIV级26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WHOIII级15例,星形细胞瘤WHOII级16例,毛细星形细胞瘤WHOI级2例)患者, 脑膜瘤WHOI级13例,并纳入 20 名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为 1、恶性胶质瘤(III-IV),2、低恶性胶质瘤(I-II级),3、脑膜瘤(良性肿瘤)4、正常人群4个组。采取患者的静脉血,采用胶体金法测定血浆 D-二聚体的含量(正常值 0-0.3 ug/ml)及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正常值2-4g/L),脑肿瘤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检测时间为手术前1天。患者随访24月,如患者死亡则随访终止。探讨各组患者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含量与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复发及预后的相关性。
结果:在恶性胶质瘤(III-IV)组 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30例升高,11 例无升高,D-二聚体值 0.4541±0.2104 ug/ml,纤维蛋白原值4.1254±0.8263 g/L;在低恶性胶质瘤(I-II级)组中无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升高, D-二聚体值 0.1828±0.0411 ug/ml ,纤维蛋白原值2.6917±0.4086 g/L;在脑膜瘤(良性肿瘤)组中无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升高, D-二聚体值 0.1746±0.0435 ug/ml ,纤维蛋白原值2.7562±0.3668 g/L;在正常人群组中无 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升高,D-二聚体值0.1665±0.0432 ug/ml,纤维蛋白原值2.645±0.3076 g/L。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在高度恶性胶质瘤及正常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D-二聚体:t’=8.3972,P<0.05;纤维蛋白原:t’=10.1236,P<0.05)。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在低度恶性、良性脑肿瘤与正常人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D-二聚体:t=1.1883 , 0.5249 , P>0.05;纤维蛋白原:t=0.4006,0.9408,P>0.05)。患者随访 24 月,脑膜瘤(良性肿瘤)组 13例无死亡患者,无静脉血栓形成;低恶性胶质瘤(I-II级)组18例,无死亡患者,无静脉血栓形成;恶性胶质瘤(III-IV)组30例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升高患者死亡29例,10例发生静脉血栓形成。恶性胶质瘤(III-IV)组11例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正常患者死亡2例,无静脉血栓形成。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升高组高度恶性肿瘤患者与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正常组高度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生存有统计学意义(t=6.3281,P<0.05)。
结论:脑胶质瘤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纤维蛋白原可能与胶质瘤恶性程度相关,高血浆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患者预后较低血浆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患者差,死亡率增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