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孤独感和共情缺陷研究
【6h】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孤独感和共情缺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研究内容和方法

结果

1.一般情况

2.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比较

3.研究组和对照组共情能力比较

4.研究组和对照组孤独感比较

5.研究组和对照组领悟社会支持比较

6.研究组和对照组社会支持比较

7.研究组临床症状与孤独感相关分析

8.研究组临床症状与共情能力相关分析

9.研究组临床症状与社会支持相关分析

10.研究组临床症状症状与领悟社会支持相关分析

11.研究组共情能力与领悟社会支持相关分析

12.研究组共情能力与孤独感相关分析

13.研究组共情能力与社会支持相关分析

14.研究组孤独感与社会支持量相关分析

15.研究组孤独感与领悟社会支持相关分析

讨论

1.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情能力、孤独感、社会支持的研究意义

2.研究组的孤独感、共情、社会支持特征

3.影响研究组孤独感及共情缺陷的相关因素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孤独感与共情缺陷研究 综述

附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共情是对他人情感感受和精神状态的理解及对他人行为的认知。共情缺陷严重影响到患者的人际交往和社会支持获取能力。现有的研究证实共情缺陷广泛存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但是有关于共情缺陷的影响因素目前还存在着争议。关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孤独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报道较少,同时,也缺乏投入去关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孤独感,临床上更缺少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有待于我们利用客观、科学、有效的实验设计和测量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孤独感和共情缺陷特征及相关因素。通过分析住院和非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共情能力、孤独感和社会支持等心理学测量结果,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共情缺陷、孤独感特点进行探讨和分析,分析住院和非住院两种不同治疗模式下临床症状、共情缺陷、孤独感及社会支持的差异,进一步明确长期住院这种对于精神分裂症常见的治疗模式对临床症状、共情缺陷、孤独感及社会支持的影响,为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尤其是认知缺陷的提高及社会功能的康复提供理论依据,为促进对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工作及减轻疾病负担提供有益的借鉴。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2011年11月-2014年2月四川省泸州市精神卫生中心,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患者67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43例,女性24例),并随机选取同期四川省泸州市精神卫生中心,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非住院患者6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7例,女性29例)。采用一般调查量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表PANSS(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Interpersonal Reactivity Index-C)、感情-社会孤独量表ESLS(Emotional and social loneliness scale)、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socialsupport revalued scale)、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Perceived social supportscale)问卷调分别评定查两组的精神症状、共情缺陷、孤独感及社会支持状况。
  结果:1.一般情况:研究组共67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24例,年龄(38.91±12.63)岁,受教育程度(9.22±3.21)年。对照组共66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29例,年龄(36.53±13.72)岁,受教育程度(9.98±3.40)年。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症状比较:研究组的PANSS量表总分(37.70±8.16)高于对照组(31.41±4.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P<0.01),研究组的阴性症状、认知缺损、焦虑抑郁、阳性症状、兴奋敌对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3.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孤独感比较:研究组的感情-社会孤独量表总分(29.78±5.58)高于对照组(27.16±3.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P<0.01),研究组的情感孤独与社会孤独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4.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共情缺陷比较:研究组在人际反应指针、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方面得分低于非住院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人际反应指针量表总分(31.39±11.02)低于对照组(39.69±9.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P<0.01),研究组反应共情缺陷的因子“同情关心”分(9.21±3.46)低于对照组(11.18±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P<0.01);研究组的社会支持总分(27.42±8.12)低于对照组(29.70±6.13)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82,P=0.07);研究组的领悟社会支持总分(45.85±15.15)低于对照组(61.18±13.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3,P<0.01),研究组的家庭支持、社会支持、其他支持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5.相关性结果:①研究组的共情能力与情感-社会孤独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318,P<0.01),其中情感孤独因子与观点采择因子、想象因子、人际反应指针总分负相关,分别为(r=-0.315,P=0.01)、(r=-0.423,P<0.01)、(r=-0.350,P<0.01);情感-社会孤独总分与观点采择因子、想象因子负相关,分别为(r=-0.484,P<0.01)、(r=-0.326,P<0.01)、共情能力差的,孤独感更明显。②研究组的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孤独感程度越重,社会支持就明显不足。情感-社会孤独总分与领悟支持总分负相关(r=-0.483,P<0.01),与家庭支持因子、社会支持因子、其他支持因子负相关,分别为(r=-0.440,P<0.01)、(r=-0.425,P<0.01)、(r=-0.425,P<0.01),其中社会孤独因子与领悟支持中的家庭支持因子、社会支持因子、其他支持因子、领悟社会支持总分负相关,分别为(r=-0.498,P<0.01)、(r=-0.486,P<0.01)、(r=-0.441,<0.01)、总分(r=-0.530,P<0.01);情感-社会孤独总分与客观支持因子、主观支持因子、支持利用度因子负相关,分别为(r=-0.393,P<0.05)、(r=-0.497,P<0.01)、(r=-0.575,P<0.01),情感-社会孤独中的社会孤独因子与社会支持中的客观支持因子、主观支持因子、支持利用度因子负相关,分别为(r=-0.424,<0.01)、(r=-0.585,P<0.01)、(r=-0.578,<0.01)。③研究组的共情能力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共情能力差,存在共情缺陷的,社会支持就不足。人际反应指针总分与支持领悟总分(r=0.346,P<0.01),其中观点采择因子与家庭支持因子、社会支持因子、其他支持因子、支持领悟总分正相关,分别为(r=0.748,P<0.01)、(r=0.565,P<0.01)、(r=0.504,P<0.01)、(r=0.579,P<0.01);同情关心因子与社会支持因子、其他支持因子、支持领悟总分正相关,分别为(r=0.229,P<0.01)、(r=0.179,P<0.05)、(r=0.194,P<0.05);想象因子与社会支持因子、支持领悟总分正相关,分别为(r=0.185,P<0.05)、(r=0.173,P<0.05);家庭支持因子、社会支持因子、其他支持因子与人际指针总分正相关,分别为(r=0.292,<0.01)、(r=0.350,P<0.01)、(r=0.287,P<0.01)。观点采择因子与主观支持因子、客观支持因子、支持利用度因子正相关,分别为(r=0.249,P<0.05)、(r=0.292,P<0.05)、(r=0.622,P<0.01);想象因子与客观支持因子正相关(r=0.256,P<0.05)。
  结论:1.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较非住院患者表现出更明显的临床症状,共情缺陷程度重、高度的孤独感及社会支持情况差,提示住院与非住院的治疗模式对临床症状,共情缺陷、孤独感及社会支持有影响。2.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能力与情感-社会孤独呈负相关,共情能力差的,孤独感更明显。3.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孤独感程度越重,社会支持就明显不足。4.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情能力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共情能力差,存在共情缺陷的,社会支持就不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