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对肺肠同治法治疗大鼠慢传输型便秘的机理研究
【6h】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对肺肠同治法治疗大鼠慢传输型便秘的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动物与仪器

2 实验药物及试剂

3 实验方法

结果

1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

2 大鼠排便情况观察及分析

3 肺、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

4 肺、结肠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讨论

1 慢传输型便秘(STC)

2 肺与大肠相表里

3 从肺论治慢传输型便秘

4 实验设计思路及选方依据

5 VIP、SP、5-HT与肺肠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研究进展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以补肺汤为代表的治肺法、麻仁丸为代表的治肠法、补肺汤加麻仁丸组成的中药复方为代表的肺肠同治法三种治疗方法分别对STC大鼠肺、结肠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对肺、结肠内VIP、SP、5-HT含量的影响,及对大鼠STC的治疗效果;探讨以“肺与大肠相表里”为指导的肺肠同治法治疗STC的机理,为临床开发从肺论治STC新药及进一步探索“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供动物实验依据。
  方法:清洁级SD大鼠50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医治肺组、中医治肠组、中医肺肠同治组,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及三个治疗组采用DC灌胃,建立STC大鼠模型,空白对照组采用0.9%生理盐水灌胃对照;造模成功后,各治疗组分别以相应中药复方灌胃治疗,疗程14天,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以等比剂量0.9%生理盐水灌胃。疗程结束后,通过活性碳推进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肠道传输功能,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其肺、结肠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其肺、结肠组织内VIP、SP、5-HT的表达情况。
  结果:1.STC造模结束后活性炭推进实验:空白对照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小于其余四组(P<0.05),24h大便粒数、24h大便湿重均大于其余四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四组对各项检测指标分别行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中药治疗结束后活性炭推进实验:模型对照组和中医治肺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均大于其余三组(P<0.05),24h大便粒数、24h大便湿重均小于其余三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模型对照组与中医治肺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三组行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肺、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空白对照组大鼠肺、结肠组织结构完整,未见充血及炎症细胞侵润。模型对照组大鼠肺组织部分肺泡腔及毛细血管周围可见少量炎症细胞;结肠组织黏膜、浆膜层及部分肌层可见炎症细胞侵润,肌间神经元细胞少许空泡变性。中医治肺组大鼠肺组织结构完整,未见充血及炎症细胞侵润;结肠组织黏膜及浆膜层少许炎症细胞侵润,肌间神经元较模型对照组有所增加。中医治肠组大鼠肺组织部分毛细血管周围可见少许炎症细胞侵润;结肠组织肌间神经元细胞较中医治肺组有所增加,未见充血、水肿及炎症细胞侵润。中医肺肠同治组大鼠肺、结肠组织结构完整,未见充血及炎症细胞侵润。4.肺、结肠组织免疫组化检测:①肺内VIPMD比较:模型对照组低于空白对照组、中医治肺组、中医治肠组、中医肺肠同治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治肠组低于空白对照组、中医治肺组、中医肺肠同治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治肺组低于中医肺肠同治组、空白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白对照组与中医肺肠同治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结肠内VIPMD比较:模型对照组高于空白对照组、中医治肺组、中医治肠组、中医肺肠同治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治肺组高于空白对照组、中医治肠组、中医肺肠同治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治肠组高于中医肺肠同治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白对照组与中医治肠组、中医肺肠同治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肺内SPMD比较:模型对照组高于空白对照组、中医治肺组、中医治肠组、中医肺肠同治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治肠组高于空白对照组、中医治肺组、中医肺肠同治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治肺组高于空白对照组、中医肺肠同治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白对照组与中医肺肠同治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结肠内SPMD比较:模型对照组低于空白对照组、中医治肺组、中医治肠组、中医肺肠同治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治肺组低于空白对照组、中医治肠组、中医肺肠同治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治肠组低于中医肺肠同治(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白对照组与中医治肠组、中医肺肠同治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肺内5-HTMD比较:模型对照组高于空白对照组、中医治肺组、中医治肠组、中医肺肠同治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治肠组高于空白对照组、中医治肺组、中医肺肠同治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治肺组高于空白对照组、中医肺肠同治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白对照组与中医肺肠同治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⑥结肠内5-HTMD比较:模型对照组低于空白对照组、中医治肺组、中医治肠组、中医肺肠同治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治肺组低于空白对照组、中医治肠组、中医肺肠同治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治肠组低于中医肺肠同治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空白对照组与中医治肠组、中医肺肠同治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⑦肺、结肠内VIP、SP、5-HT相关性分析:空白对照组肺内VIP与结肠内VIP成正相关,而其余四组肺内VIP与结肠内VIP成负相关;空白对照组肺内SP与结肠内SP无相关性,而其余四组肺内SP与结肠内SP成负相关;空白对照组肺内5-HT与结肠内5-HT成正相关,而其余四组肺内5-HT与结肠内5-HT成负相关。
  结论:1.实验证明STC可通过影响VIP、SP、5-HT在大鼠肺内的分泌或表达,使大鼠肺组织发生病理改变;2.中医治肺法(补肺汤)在恢复STC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的同时,对大鼠结肠组织病理改变及ENS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与中医补肺法通过调节肺内VIP、SP、5-HT的分泌及其在肺与结肠内重新分布并发挥其生理活性有关;3.中医治肠法(麻仁丸)可以恢复STC大鼠肠道的传输功能,同时对STC导致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与中医治肠法通过调节结肠内VIP、SP、5-HT的分泌及其在肺与结肠内重新分布并发挥其生理活性有关;4.中医肺肠同治法(补肺汤加麻仁丸)能够恢复STC大鼠肺、结肠的病理改变,并恢复STC大鼠肠道的传输功能;其机制与肺肠同治法通过同时调节肺及结肠内VIP、SP、5-HT的分泌和重新分布,从而恢复ENS功能及肺与结肠的病理改变有关;5.实验证明VIP、SP、5-HT在肺与大肠之间的相互联系是肺肠同治法(补肺汤加麻仁丸)治疗STC的机理之一;VIP、SP、5-HT是联系肺与大肠生理病理变化的物质,是“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物质基础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