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南地区间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应用
【6h】

西南地区间投入产出表的编制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选题背景和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的研究动态

1.2.2国内的研究动态

1.3研究的创新与思路

2投入产出法及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提出与发展

2.1国外的研究与发展

2.2国内的研究与应用

3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介绍

3.1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作用

3.2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编制方法

3.2.1 IRIO模型

3.2.2 MRIO模型

3.2.3行系数模型

3.2.4列昂惕夫模型

3.2.5引力模型

3.3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编制方法的分析比较

4西南地区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编制的实证研究

4.1西南地区经济情况简介

4.2五省市经济情况分析

4.2.1产业结构分析

4.2.2中间投入率分析

4.3西南地区间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4.3.1西南地区间投入产出表的基本结构

4.3.2西南地区间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步骤

4.3.3数据来源说明

4.3.4西南地区间投入产出表

5 基于西南地区问投入产出模型的应用

5.1影响力系数分析

5.2感应度系数分析

5.3金属矿采选业产品流动分析

5.4最终需求对各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6结论与局限性

6.1结论

6.2本文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 谢

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区域间经济发展的速度、收入水平的差别越来越大。仅仅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难以准确描述出各个区域的特点和相互的经济关联。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优越性就可以体现出来,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是利用区域间商品和劳务的流动,将各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连接而成的模型,需要以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将各区域的商品和劳务的流入、流出内生化,同时搜集和处理大量原始数据,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研制工作。它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相互联系与影响的研究,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经济结构调整规划的合理制定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研制工作是从国家信息中心开始的,国家信息中心最初与日本的亚洲经济研究所合作,开始了编制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工作。专门针对西南地区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还没有,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西南地区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西南各省之间的经济联系也更加的紧密,需要对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进行多层次的分析。 本文的主要结论:利用西南地区各个省市(不包括西藏)的2002年的投入产出表和全国的投入产出表编制出2002年西南地区间的投入产出模型,该表中包含有6个区域42个部门。6个区域分别为云南省、广西省、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和全国其他区域。利用编制出来的2002年西南地区间的投入产出表进一步计算出区域的和区域间的产业影响力系数、产业感应度系数和金属矿采选业的产品流动系数等,以此对它们的经济联系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影响力方面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对国民经济的生产带动比较大的大多集中在第二产业,并且以制造业居多。区域产业感应度总体来说这几个省市的产业需求程度差别不是很大,就四川省稍微需求大一些。西南地区各省市金属矿采选业区域内流动情况,属四川最高,其次是重庆,云南和广西的差别不大,排第三位,贵州的最低;从区域间金属矿采选业的产品流动来看,云南、广西和四川的贸易比较活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