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共服务外包风险防范研究
【6h】

公共服务外包风险防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公共服务外包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第三章 公共服务外包风险识别

第四章 公共服务外包风险成因分析

第五章 公共服务外包风险防范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本人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公共服务外包是国家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中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是指政府将公共服务生产以合同外包形式,交予高效的私营部门和专业化的非营利组织来承担。公共服务外包的目的在于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节约公共开支,遏制政府规模。然而,公共服务外包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西方国家民营化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外包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不良竞争、腐败、社会公平失衡等问题,引发外包风险。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与政策环境的日趋成熟,我国地方政府开始将公共服务外包引入更多的服务供给领域。因此,反省公共服务外包的失败经验,分析公共服务外包中的风险类型及成因,构建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运行机制,是公共服务外包发展的重要环节。
   本文综合运用企业管理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等综合学科,通过文献分析法界定了公共服务外包的内涵及特征、政府角色、外包操作流程等内容;借助委托—代理理论、交易费用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分析了公共服务外包中的委托代理关系、交易成本、风险必然性等问题;采用规范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从公共服务外包操作流程入手,以动态视角探究公共服务外包中的风险, 识别出决策阶段、实施阶段、评估阶段的不同风险类型及表象,并通过风险清单梳理各个阶段风险的特征及相互关系;通过风险内外成因追溯,应用映射原理,提出应从宏观制度环境构建与微观运行机制构建双管齐下,共同防范公共服务外包风险。首先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培育公民社会、培养公共组织风险管理文化等途径来构建公共服务外包的制度环境;其次,从合同管理机制、监督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等途径协同完善公共服务外包运行机制,从而为有效防范风险提出可操作意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