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审计委员会对抑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研究
【6h】

审计委员会对抑制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三节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节 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界定

第二节 国内外对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研究

第三节 文献综述总结与研究趋势的预测

第三章 目前我国审计委员会发展现状与剖析

第一节 审计委员会发展现状

第二节 审计委员会的现状剖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证研究

第一节 假设的提出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第三节 研究变量的定义与模型的建立

第四节 实证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提高审计委员会防范财务年报舞弊的途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上市公司财务年报信息是了解一家公司运营情况最重要的信息渠道。但就近几年来看,从南海公司到安然公司等一系列财务信息失真案例,使得广大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于财务年报披露的信息产生质疑。为提高财务信息的总体真实性和减少公司发生财务报告的舞弊现象,相关监管部门首次在上市公司内部引入审计委员会制度,希望通过采取这一措施,扭转现今上市公司财务年报信息失真的尴尬局面。
  审计委员会一直迟迟未发挥应有的效果一直是研究的焦点。由于之前审计委员会履职信息数据较难获取,所以部分学者选择采用变量替换的方法进行研究。随着2007年颁布的规章要求上市公司强制披露各自审计委员会工作报告,之前数据难以取得的问题得以解决。本文也正是利用这个信息平台对如何提高审计委员会的有效性进行新一轮的研究。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部分梳理之前学者对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的研究,了解目前学者对该问题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然后,总体描述现今审计委员会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导致审计委员会在我国上市公司有效性迟迟未得到提高的原因。再用实证研究的方式,以披露的审计委员会工作报告信息数据为主线,通过选取2007—2010年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公司为蓝本,并挑选相应的配对样本,期望通过比较前后两组公司在关于审计委员会内部设置与外部审计师合作程度的不同来寻求提高审计委员会有效的方法,同时对之前学者因为数据缺失而采用的替代变量进行还原,并在原先的模型上加入新的外部因素的变量,进行模型的回归。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本文认为只要达到必要的条件,审计委员会是可以发挥抑制公司财务舞弊的作用,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模型的回归结果,能够更准确的找到审计委员会发挥抑制公司发生财务报告舞弊作用的内外部因素条件,从而对日后相关审计委员会规章的制定和在上市公司中实际运行,提供可参考的意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