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民航机场联盟发展初步研究
【6h】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民航机场联盟发展初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及方法

第一节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

第二节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软件

第三章 我国民航机场现状

第一节 我国机场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机场竞争

第三节 机场合作-机场联盟

第四章 机场联盟社会网络分析模型

第一节 联盟机场间关系的确定

第二节 机场联盟社会网络分析模型的建立

第五章 机场联盟社会网络分析实例研究

第一节 北方机场群简介

第二节 机场层次聚类分析

第三节 机场联盟关系网络模型的构建

第四节 机场联盟社会网络分析

第五节 机场联盟发展启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录1

附 录2

附 录3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建民航机场不断增加,现已呈现出属地化管理的趋势。因多种因素与不同愿景,越来越多的机场逐步走向合作共赢,机场间合作的形式也不完全相同:有通过股权收购实现合作的机场集团,也有以契约或协议联系起来的机场联盟。机场集团因控股各机场公司,对所属单位有着明确的约束机制,能够较好地实现机场资源规划利用。相比机场集团化这种形式,机场联盟对其协议相关的机场经营决策的影响力相对较弱,但是,由于联盟成员的战略利益基本一致,因此可以通过相关机制进行协调,从而有效统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尽力达到各机场利益的优化。
  本文主要介绍了对我国民航机场联盟现状,并阐述机场联盟是机场合作的另一种形式,联盟的收益主要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生双赢。机场联盟,可以用适当地运营方式、较低的运行成本、利用本地机场资源使各相关机场公司实现规模效益。例如,通过对比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史基浦机场以及韩国仁川机场结成联盟,该联盟模式优化了运营方式、实现了成本协同效应的最大化,同时促使机场在分销方面深入合作,从而提升了机场的服务水平,为机场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与国外的机场联盟相比较,我国的机场联盟还有许多空白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我国机场联盟存在成员过多,目标不突出,随意性较大。再者,对联盟成员缺乏相应的管控,导致机场联盟成果收益不高的状况。目前,对机场相关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机场自身竞争力等方面,关注度集中在某个机场的优势作用,本文认为机场联盟中联盟机场成员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联盟内成员并不仅是独立自主的个体,其它有密切联系的机场也会对其产生较大影响,机场的社会功能是与机场联盟的社会网络结构密不可分的。
  因此,本文对我国机场联盟的分析主要从社会网络的角度,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Ucinet软件,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对关系数据的分析,不同于以往的对属性数据的分析,在对机场联盟构建机场联盟网络时,主要是以联盟内各机场以及其他部分机场作为节点,比如京津冀地区及东北腹地等地机场,以机场竞合关系作为社会网络中的关系线,借助 Ucinet中可视化工具Netdraw构建出机场联盟网络的社群图,并对机场联盟网络进行一系列的分析。通过分析,了解到我国机场联盟网络密度较大,联盟机场之间还存在着激烈的竞争态势,机场联盟没有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最后,对我国的机场联盟发展趋势给出几点简单的、初步的建议。以我国北方区域机场联盟为例,联盟机场可以通过建立区域性机场联盟管理组织和协调机构,对联盟机场的运作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约束,协调各机场的合理运作,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机场间的恶性竞争,还可以通过建立机场协作平台的方式,加强联盟机场间运营管理、地理资源利用以及经验交流,从而对整体区域的机场协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此外,我国机场联盟需要根据其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出枢纽机场、骨干机场及支线机场的不同作用,获得机场差异化的发展,通过实施错位经营的方式,来有效避免机场之间的恶性竞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