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收购非金债问题研究
【6h】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收购非金债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第一节 业务创新的相关理论

第二节 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定义及相关理论

第三节 关于国内外不良资产处置状况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 N公司商业化收购非金债的案例介绍和分析

第一节 N公司商业化收购非金债的案例介绍

第二节 对N公司商业化收购非金债案例的分析

第三节 N公司业务创新的风险控制和管理

第四章 N公司商业化收购非金债案例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第一节 N公司商业化收购非金债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N公司商业化收购非金债案例的启示

第五章 对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业务创新的建议

第一节 完善非金融机构的财务审核制度

第二节 构建非金融机构信用评级体系

第三节 完善收购和处置非金债业务的工作流程

第四节 加强创新业务监管体系

第五节 金融法律的配套改革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1999年,为处置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国家对口组建了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历经不到十年的时间于2006年底,共累计处置政策性不良资产12102.82亿元,累计回收现金2110亿元,比国家核定目标超收286亿元。在完成处置政策性不良资产的任务之后,四家资产管理公司面临商业化转型与业务创新。
  2012年10月下旬,银监会向华融、长城、东方、信达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下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味着资产公司资产经营管理主业范围将从传统的收购和处置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拓展到企业等非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中,从以往单一处置政策性不良资产转向兼顾处置商业性不良资产,从处置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到兼顾处置非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扩大经营范围和业务。目前这一转型的目标是将收购方式创新为组建合作经营资产管理公司的收购方式。
  这种收购方式不仅意味着资产公司资产经营管理主业范围将从传统的收购和处置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拓展到企业等非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中。在第一家完成改制的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从事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收购工作试水之后,这一创新之举不仅扩大了其他三家资产管理公司的业务范围,有利于资产公司挖掘新的客户群,拓展资产收购业务链,给企业提供短期资金,盘活企业,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也面临着风险,其中就包含非金融债券的安全性很低,对不良资产的认定较为困难,资产公司也可能借助这一渠道从事变相融资活动,自身积累流动性风险。
  本文首先从不良资产的相关理论入手,以 N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为案例为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了案例的收购背景、收购模式、收购流程、原债权债务企业的基本情况等。然后,从定性及定量以及风控三大方面认真深入的分析了N资产管理公司这一个收购非金债案例。定性方面,有行业分析、宏观环境、抵押物足值分析、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认定的合规性分析;定量分析债务人、保证人的财务指标以及项目的还款来源分析;风控方面,对项目的可行性、流程的合规性等进行分析。再次,从非金债案例中发现问题,从问题中获得启示。最后,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以及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对资产管理公司非金债创新业务的五个对策建议。分别是完善非金融机构的财务审核制度、构建非金融机构信用评级体系、完善收购和处置非金债的工作流程、加强创新业务的监管体系和金融法律的配套改革。从这五个方面推动资产管理公司业务创新的发展。最后,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以及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对资产管理公司非金债创新业务的五个对策建议。分别是完善非金融机构的财务审核制度、构建非金融机构信用评级体系、完善收购和处置非金债的工作流程、加强创新业务的监管体系和金融法律的配套改革。从这五个方面推动资产管理公司业务创新的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