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研究——以“昆明PX事件”为例
【6h】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研究——以“昆明PX事件”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案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相关基本概念及理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突发事件

二、网络舆情

三、突发事件网络舆情

第二节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

一、内容的多元化和复杂性

二、主题的匿名性和虚拟性

三、过程的难控-}生和速成性

四、交流的平等性和情绪性

第三节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演变

一、形成阶段

二、扩散阶段

三、爆发阶段

四、终结阶段

第四节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原因

一、利益相关

二、价值认同

三、情感共鸣

第二章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现状——以“昆明PX事件”为例

第一节 事件的形成演变过程

一、形成阶段:2012年底—2013年5月4日

二、扩散阶段:2013年5月4—13日

三、爆发阶段:2013年5月14—28日

四、终结阶段:2013年5月29日—6月27日

五、PX事件发帖及转发的统计分析

第二节 该类事件的演化博弈机制分析

一、完全理性的博弈机制

二、有限理性演化博弈机制

三、结论

第三章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一节 舆情管理观念存在问题

一、对目前形势缺乏准确认识

二、舆情管理的目标不明确

三、包容能力差

第二节 舆情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舆情监测机制不健全

二、舆情预警机制需要完善

三、舆情处理联动机制需要加强

四、问责机制有待改变

第三节 舆情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与公众的沟通不够

二、政府形象的修复有所欠缺

三、舆情管理者的应对技巧不足

第四节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政府治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制度不健全是最本质因素

二、现实社会矛盾无法得到有效疏解

三、网络舆情事件的非理性特点增大政府应对难度

四、公民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

五、公民民主意识的提高对政府网络治理提出挑战

第四章 国外治理模式及其启示

第一节 宽松的欧美模式

一、美国的“政府与社会协调监管”模式

二、加拿大的“完备的互联网监管机构和体系”模式

三、法国的“政府、行业和用户三方共同调控”模式

第二节 严格的亚洲模式

一、韩国的“实名制管理”模式

二、新加坡的“将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置于首位”模式

第三节 对我国的启示

一、健全和完善网络立法体系,营造网络舆情法制环境

二、增强网络信息控制技术研发,强化网络安全维护

三、广泛开展公民网络素养教育,形成自律机制

四、树立正确的政府信息公开理念,实现透明治理

第五章 加强突发事件舆情管理的对策

第一节 完善舆情管理机制

一、完善舆情的监测机制

二、完善舆情的预警机制

三、完善舆情管理的联动机制

第二节 转变舆情管理观念

一、提高对目前形势的认识

二、明确舆情管理的目的

三、正确对待不同声音

第三节 改善舆情管理方法

一、加强与媒体及公众的沟通

二、提高管理者的应对技巧

三、做好事后政府形象修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虽然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都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转型期,同时中国也面临着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社会矛盾最易激化的高风险。突发事件的发生也催生出不同的网络舆论,都左右着对政府和社会,也左右着我们的生活。因此,如何合理治理网络舆情,在社会管理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以公共管理各种理论为基础,借助案例分析方法,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变进行了剖析。通过对网络舆情这一重要社会现象的剖析,发现它的发展规律,以及具有自由性、情绪化、丰富性、难控性以及落地性等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实例分析法,对昆明PX事件中愤怒、恐惧情绪指数及群体的情绪感染在该类事件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数据分析论证,提出了预防和应对此类事件的公共治理方法。目前,网络舆情治理仍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制度不健全、现实社会矛盾无法得到有效疏解、公民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应完善舆情管理机制、转变舆情管理观念、改善舆情管理方法等方面下工夫。对于加强网络舆情治理,提高政府执行力,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目前我国突发事件舆情管理所面临的困境,尤其对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管理问题,以及近几年恶意炒作事件着重进行分析,给出具体解决办法,为政府的舆情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