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南区域参与国内价值链程度研究
【6h】

西南区域参与国内价值链程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主要结构及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点及不足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研究综述

第一节 价值链的概念及定义

第二节 价值链分工

第三节 价值链的关联

第四节 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及实例研究

第五节 价值链地位的测度方法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南区域在国内价值链的地位

第一节 指标的选取与指数的构建

第二节 总出口分解模型

第三节 西南区域在国内价值链地位

第四节 结论分析

第四章 西南区域与国内其他区域的关联程度

第一节 指标选取与指数的构建

第二节 中间品、增加值及投入产出关联

第三节 结论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在产业升级的大背景和区域间经济差异显著的基础上分析我国西南区域价值链是否实现了与国内价值链的连接,研究西南区域与国内价值链的区际联系以及西南区域的产业结构类型和各产业在全国各区域所处的地位。本文的研究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划分标准,将全国分为八个区域,分别是东北区域、京津区域、东部沿海区域、南部沿海区域、北部沿海区域、中部区域、西北区域和西南区域。 首先,在总体的视角运用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提出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和Koopman等(2010)年提出的测度一国产品在全球价值链(GVC)所处国际地位和参与度的指标“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标”和“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标”对西南区域在国内价值链中的比较优势及所处的地位和参与程度进行测度。经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到结论,从2002年到2010年西南区域总体产业在国内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一个不断上升的趋势,在2002年到2007年上升趋势较为缓慢,以2007年为转折,2007年到2010年上升幅度大幅增加。其次,再基于产业的视角,利用 Michaely 提出的出口复杂度指数测度西南区域各产业在国内价值链的地位。研究发现西南区域各产业在国内价值分工中的地位,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西南区域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内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都明显的高于资本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再次,通过对中间产品关联、增加值关联西南区域东临中南区域,北依西北区域,主要包括三省一市二区(即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及西藏藏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由于全国投入产出表中没有对西藏藏族自治区数据进行统计,因此本文对西南区域的界定仅包括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些区域存在着明显的区域经济差异,经济发展高度相似,普遍存在经济发展落后,交通不便等特点。但是西南区域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我国战略的后背储蓄,土地辽阔,资源丰厚(水能源、矿藏能源、旅游资源以及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例如茶叶、三七、天麻及其加工品等),是我国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我们在反思西南区域落后的同时,必须找到问题的根本,实现西南区域的快速发展,使西南区域与全国同步发展,实现西南区域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的连接。 和投入-产出关联的研究,得出西南区域与国内其他区域之间的区及联系。得出结论西南区域与其他区域基于产出的价值链关联要高于基于投入的价值链关联,以其他区域增加值含量测算西南区域参与国内价值链分工的程度趋于上升的趋势,西南区域与南部沿海区域、中部区域和西北区域的关联程度相对于其他区域较高;西南区域绝大多数产业倾向于从距离较近的邻近区域进口较多的中间产品和增加值,也倾向于向其出口较多的中间产品和增加值,西南区域大多数行业与京津区域、北部沿海区域、东部沿海区域以及南部沿海区域的基于产出和投入的价值链关联指数均在1左右,表明西南区域各产业与这些区域的这些产业之间极少有产出作为中间品出口给这些区域,也极少从这些区域进口中间产品。最后,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对西南区域的未来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促进西南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逐步缩小西南区域与全国的经济差异,真正发挥西南区域后备军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