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乌鲁木齐戈壁荒漠地带大沙鼠鼠疫疫情调查
【6h】

乌鲁木齐戈壁荒漠地带大沙鼠鼠疫疫情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小 结

致 谢

附录 鼠疫自然疫源地及动物鼠疫流行判定标准

参考文献

综述:新疆历年来鼠疫疫情与防治策略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市辖区的戈壁荒漠地带鼠疫流行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近三年该地区动物间疫情变化情况,为制定我市鼠疫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在辖区的戈壁荒漠地带采用生态学、动物昆虫学、血清学方法进行鼠疫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该地区大沙鼠洞群覆盖度为11.8%,洞群密度为4.7/ hm2 ,有鼠洞群密度为3.6/ hm2 , 洞群栖息率为76.0%,有鼠洞群平均鼠数为4.3/有鼠洞群,每公顷平均鼠数为15.0/ hm2。2008年、2009年、2010年该地区的大沙鼠鼠体蚤指数分别是16.5、68.0、15.6。大沙鼠洞口游离蚤指数分别是3.3、31.1、3.9。3年的蚤指数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鼠体蚤χ2=72.41 P=0.0001;洞干蚤χ2=53.48 P=0.0001),2008年、2009年、2010年该地区的大沙鼠血清阳性率分别是2.4%、14.1%、3.7%。这三年的大沙鼠血清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阳性率χ2=21.56 P=0.0001)。2009年从自毙三趾毛脚跳鼠上分离出鼠疫菌1株,从柽柳沙鼠体外寄生蚤分离出鼠疫菌1株。
   结论:乌鲁木齐市辖区的戈壁荒漠地带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并有动物间鼠疫流行。其中2009年该地区动物间鼠疫处于流行较为猛烈的状态。从染疫动物的种类来看证实以大沙鼠为主的动物间鼠疫已经波及到其它动物。

著录项

  • 作者

    陈文亮;

  • 作者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
  • 学科 公共卫生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晨;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16.801;R181.81;
  • 关键词

    鼠疫; 戈壁荒漠; 疫源地; 疫情调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