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乌鲁木齐地区超重/肥胖成人健康减重效应研究
【6h】

乌鲁木齐地区超重/肥胖成人健康减重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调查对象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1.3 样本含量的估计

1.4 随机化分组及盲法

1.5 伦理审查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共分为两个阶段

2.2 干预方法

2.3 随访

2.4 预约

2.5 评价内容及时间

2.6 调查内容

2.7 诊断标准

3 质量控制

4 数据统计分析

5 技术路线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高蛋白低GI膳食模式对乌鲁木齐地区超重/肥胖成人的减重效果,探讨替餐干预方法对体重的控制效果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通过临床及体格检查满足入选及排除标准的,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超重朋巴胖成人71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到教育+膳食干预组、单纯教育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7人。在6个月的试验期内,单纯教育组受试者接受高蛋白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指导,教育+膳食干预组受试者除此以外每天用替餐代替两顿正餐,对照组受试者未做任何干预,分别于干预后12周、24周采集人体成分指标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乌鲁木齐地区超重/肥胖人群日均热能、脂肪、碳水化合物、尼克酸、维生素E、磷、铁、硒、铜、锰摄入均超标,蔬菜、水果、鱼虾、奶类的日均摄入不足,而谷类、豆类、油脂类日均摄入量均超过推荐范围。(2)教育+膳食干预组和单纯教育组受试者暴饮暴食、在外就餐多、进食速度快等饮食行为较干预前均明显好转(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后12、24周教育+膳食干预组受试者交通性身体活动、运动锻炼身体活动较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后24周,教育+膳食干预组受试者运动锻炼身体活动与对照组受试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F=6.214,P<0.05)。(4)与0周相比,干预12、24周后,教育+膳食干预组受试者的体重、BMI、WHR、体脂肪、体脂肪率、VFA均明显降低(P<0.05),骨骼肌无明显变化(P>0.05);而相应时间点单纯教育组受试者的体重、BMI、体脂肪、体脂肪率、VFA、骨骼肌、24周WHR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教育+膳食干预组受试者干预后12周体重、BMI、体脂肪、体脂肪率、VFA均值,干预后24周BMI、体脂肪、体脂肪率均值与同期对照组、单纯教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教育组干预后12周骨骼肌均值、24周VFA均值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与0周比较,教育+膳食干预组干预后12周TG、TC、LDL-C均值,干预后24周TG、TC、LDL-C、HDL-C均值与同期单纯教育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教育组干预后12周TC均值,干预后24周TG、TC、LDL-C均值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育+膳食干预组、单纯教育组干预后12周、24周ApoB均值与同期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12、24周后,教育+膳食干预组、单纯教育组、对照组受试者AST、ALT、GGT、BUN、SCr、GLU、FINS、CRP较0周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使用替餐有助于体重的控制,并对超重/肥胖成人可能合并的糖脂代谢异常有调整作用。(2)高蛋白低GI膳食模式对控制乌鲁木齐地区超重/肥胖成人体质量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